![]() |
邰风列举了他与团队创造的几个烟台巿第一:
第一家依靠医养模式建立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
第一家以正式申请方式取得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批准的医养单位;
交警部门首次以烟台广济颐养中心为基点,推出了关于救护车型登记(车管所)的救护车使用管理方法;
卫生部门首次以烟台广济颐养中心为参考模本,下发医疗机构配置救护的规定和要求;
……
长期以来,中国的养老模式实际上是一个比较封闭的模式,由于受现有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绝大多数的养老院只是单一的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需求的养老服务,无法给患病老人入院后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和精神上的疏导。
烟台广济颐养中心将医护和养老有机结合,成立了烟台首家“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也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医养结合”的“养老”之路,为许许多多老人送来了晚年福音。
有关专家说,烟台广济颐养中心的出现,得民心、顺民意、解民忧,对市民来说是一件好事,对养老方面是一个重大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在行政审批上,烟台市区两级政府及有关行政部门为这种“医养结合”的创新养老模式开绿灯,在医疗、护理的技术水平、硬件设施等方面严格把关,在医疗市场上鼓励行业竞争,同时给予必要指导与支持,把政府和民间的力量联合起来,从而形成拳头。烟台的老人有福了!
所谓“医养结合”,就是集医疗、护理、康复和基础养老设施、生活照料程度、无障碍活动范围为一体的养老模式,它的优势在于突破了一般的医疗和养老分离的状态,最大的特点是为老人提供及时、便利、权威的医疗服务,将生活照料和康复关怀相结合。
对于传统的养老模式来说,医养结合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理念创新。长期以来,以提供基本食宿及简单生活照料为主要功能的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模式构成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主体,而代表当今养老服务前沿理念、具备医疗和康复护理功能的医疗型老年康复养护机构尚未形成雏形,也较少为人们所认知。
作为从医多年的主任医师邰风多年来一直在探索着“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期望能通过自己的创新,造福天下老人。
近来,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议。往年两会少有关于养老的话题,可在2013年初烟台市人大、政协两会上,近20项提案建议是呼吁完善养老体系的。而与需求相矛盾的是,公办和民办的养老机构只能提供基本的日常护理,综合能力强的大型医院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盈利高的常规医疗,不愿参与低盈利的养老领域。患病和失能老人的特殊医疗需求,成了现阶段养老难以满足的空白地带,被边缘趋势十分明显。
早在2001年,由主任医师邰风创办的仁济康复护理院就在芝罘区挂牌营业。那时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入住老人及其子女多系下岗职工,收入少,生活拮据。2004年5月,通过调研后,邰风根据社会需求又创办了烟台广济脑科康复医院,把工作重点放在脑血管病、其它慢性病等老年多发疾病的诊治与预防上,并取得长足发展。但是,医院不具备完善养老配套服务设施,往往老人患病要由家属送往医院治疗、照料。同样到了医院,却只治疗而不护理,需家属陪床,难以起到养老院生活照料的作用。因此,必须走一条医养结合的医养之路,才可以破解养老之惑。
目前,入住社会养老机构大体上有两类人:一是孤寡老人;二是疾病缠身且家庭无法照顾的老人。社会上的养老机构良莠不齐,软硬件设施也不尽相同,无论是公办养老机构还是民办养老机构,首先都要考虑的是解决老人的医疗保障问题,养老的核心还是老人,尤其是长期卧床老人医疗、护养和康复的身体健康。
“个别家庭条件优越的老人可以选择去服务相对较好的养老机构,但是家庭条件差的老人、特别是失能失智的这一部分老人,往往缺乏专业的护理,有的失能失智老人连大小便都不能自理,这种心理和生理上遭受的创伤,直接影响到老人做人最基本的尊严。所以说,失能失智的老人是老年人中的‘弱势群体’中的弱势,更需要我们的帮助”。
邰风介绍说,普通的养老院没有配备专业的护理人员和医疗设备,一旦老人出现突发疾病,很可能把时间耽误在送医的途中,延误了救治的最佳时机,而且从健康管理的角度上看,这样的养老院也不利于老人掌握自己的身体健康指标。在美国和日本,早已出现了疗养式的养老机构,这些机构不但具备完善的养老设施,还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和专业的医疗团队,医养一体化在我国还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只有多元化、多层次的养老模式才能满足不同老年人的需求。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邰风创办了烟台首家“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烟台广济颐养中心。此举一开烟台“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先河,也得到了烟台市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全力支持。
邰风列举了他与团队创造的几个烟台巿第一:
第一家依靠医养模式建立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
第一家以正式申请方式取得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批准的医养单位;
交警部门首次以烟台广济颐养中心为基点,推出了关于救护车型登记(车管所)的救护车使用管理方法;
卫生部门首次以烟台广济颐养中心为参考模本,下发医疗机构配置救护的规定和要求。
“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与普通养老机构相比,应该具备如下优势:第一,老年病专科医师每天查房,并且不定时在病区巡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24小时有值班医生、护士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第二,发现病情变化时在通知家属的同时积极治疗、抢救;从养老区转入医疗住院区,及时诊疗老人突发的各类疾病。第三,老人得到及时的治疗,家人不必耽误宝贵的时间。第四,配备救护车随时接送老人。”邰风说。
烟台广济颐养中心坐落在市区三马路1号、环山路北侧,紧临葡萄山小学北端,原市气象局办公楼大院内,是一家集生活、保健、医疗、娱乐于一体的医护型养老机构。该中心建筑面积4000余平方米,可同时入住160余人,服务对象以半失能、失能老人为主,辐射孤寡、空巢、独居、长期患病等老年群体,也收住健康养老老人。老人房间均为宾馆式,除具备集中供暖、衣柜和电话、电视机、宽带、独立卫生间、淋浴、呼叫器等设施外,还设有活动、康复、阅览、餐厅等区域。
烟台广济颐养中心受到了老年人的欢迎,开业不到一个月已经入住老人40余人,预约的有80余人。
专业护理人才的培养、社会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认识都关系着老龄事业的发展,提高养老服务的档次和水平,拓展养老模式,提供专业化、个性化、多样化的养老服务,让老人安心,让家庭放心。烟台广济颐养中心探索创新养老的新模式,有效解决了老人的养老及就医问题,不仅让老人“老有所依”,更让老人们“老有所医”,给人以诸多启示。
启示一,“医养结合”的最大优势在于医疗服务比较方便快捷。一般的养老院在老人生病之后无法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和康复治疗,老人如果生病还需要去专门的医院进行治疗,这个过程,相对来说是比较繁琐的,而到了烟台广济颐养中心,就相当于老人们自己家的医院,随时就医,随时治疗。医养结合,既减轻了医院病床压力,又增加了颐养中心入住率,可谓双赢。
启示二,“医养结合”让老人享受无缝隙衔接医疗服务和医保政策,让养老床位的功能得到极大的提升。烟台广济颐养中心依托背后广济脑科康复医院强大的医疗支撑,将医疗、康复、护理、心理等在医院才能“享有”的医疗和护理服务纳为日常工作范围。颐养中心为每位老人建立医疗档案,随时记录老人健康变化;每周免费进行呼吸、脉搏、血压、血糖、心电图等常规检查;常规用药低于市场价格10%以上;护理人员全部为大专以上学历,持执业证书上岗;对有老年性疾病、特殊病情的老人进行重点监测和康复训练;每周至少3次带老人集体户外锻炼。广济脑科康复医院是巿级医保定点医院,属二级专科医疗机构。
启示三,“医养结合”让生命“走”得更有尊严。烟台广济颐养中心开设了临终关怀支持病区,收治各类临终病人、肿瘤晚期又难以承受大医院高昂费用的经济困难病人,同时对老年危重患者承担监护、抢救、治疗的责任。“体面而有尊严地离去”,这是广济颐养中心负责人邰风为“临终关怀”所作的定义。其根本意义,在于通过运用心理支持和慰藉的方法、安宁护理的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生命垂危者及其家属的心理负担和生理痛苦,让弥留之际的病人及老人尽可能安适、坦然地告别人生。“我们的临终关怀病房就是这样一个让生命‘走’得更有尊严的地方,在护理方面,我们由专业化的护理团队三班运转,无缝隙化服务。专业化的护理员像女儿,更似‘母亲’一般24小时全天候精心呵护老人,承担他们吃、喝、拉、撒、洗、睡的生活照料。”邰风说。
有关专家认为,养老问题是社会问题,要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参与机制,期盼建立“医养结合”模式市场化运作机制。当下,最迫切的是要拓宽“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民间资金渠道,民政部门应建立专项发展基金或设立养老基金会,帮助培养更多民营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惠及更多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