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老龄工作
漳州市社会福利院获全国“敬老文明号”称号
        正文浏览次数:197
  2014/12/10 23:21:19    来源: 海峡导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这里是77名弃婴、孤残儿童、被拐儿童,和15名“三无”老人、116名居家养老有困难的老人共同的“家”。
  近日,这个“家”被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授予第一届全国“敬老文明号”称号,也是目前漳州市唯一获此殊荣的社会养老机构。
  它就是漳州市社会福利院。住在这里的老人说:我就住在这里,不想回家了。
  最久的“住户”一住14年,不想走了
  90岁高龄的蔡粬奶奶,从2001年12月入住漳州市社会福利院至今,可以说是院里最久的“住户”。“头尾都算进来,在这里都住14年了,不想走了。”家就在漳州芗城区的蔡奶奶,育有三儿三女,如今正是安享晚年之际。
  蔡奶奶回忆说,当初是因为房屋被拆迁,没有安排临时过渡房,经过街道工作人员介绍才住进福利院的。“刚来时,福利院里也就十几个人吧,当时只有几幢楼房、食堂,以及那个湖、亭子和广场,现在变化可大了,建起了新的住宿楼,有了很多健身设施,很便利。”她说。
  前不久,二儿子搬了新家,有6个房间,特地布置了一间房间要接蔡奶奶回家住。蔡奶奶说,虽然家里的房子很大,但这里空气好,环境就像公园一样,三餐还都有人安排,住这里实在很舒心,“我就想住这里,不想回家了”。
  朴素的心愿 给老人一个爱心家园
  该福利院院长谢俊波说,福利院有一个心愿,那就是给老人一个爱心家园,一个真正的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学的家园。
  据了解,该院经常动员全体工作人员开展“一帮一或者一帮二、一帮三结对”活动,要求实施24小时全方位护理,对老人尽职尽责,悉心照料,使老人享受到“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精心护理和照料。
  90岁的叶炳发老人对此感受很深。一年多前,老人上洗手间时不慎摔成骨折,那段时间,谢俊波隔三差五去看望老人家,这让叶炳发的老伴——86岁的袁奶奶十分感动。
  这样的例子还不少,75岁的邱国兴老人2009年入住福利院老年公寓,因为他患有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福利院就将他安排在公寓三楼朝南暖和且日照时间较长的房间。“一对一”结对的护理员小陈利用工作之余自学“类风湿关节炎常规护理”知识,经常给他按摩并辅以热水疗。如今,老人病情好转,拐杖不用了,又开始到老年人大学上课了。
  谢俊波说,多年来,福利院一直在做的不仅是给老人温馨的家园、合理的膳食,更是对老人奉若父母,照顾护理细心,给予他们胜似子女的关怀,经常沟通问候。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人民日报》:全国60岁以上人口超过2.12亿 居家养老最缺医
  • 2016/2/16 11:14:22
  • 全国老龄办、民政部:加强城乡社区老年协会建设
  • 2015/5/20 11:36:06
  • 沧州市运河区博海爱心群定期看望孤寡老人
  • 2015/5/7 9:47:59
  • 王勇在全国老龄委全体会议上强调要清醒认识新形势新任务新
  • 2015/4/20 10:52:42
  • 三部门联合发文开展“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
  • 2015/3/18 10:41:45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