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老龄工作
苏州:精神养老让老人开始新人生
        正文浏览次数:203
  2014/12/10 23:21:19    来源: 姑苏晚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昨天,位于吴县新村的沧浪街道颐家乐园托老所迎来了自己的一岁生日。运营一年以来,社区内将近100位老人在颐家乐园用餐、活动、交友、学习,并涌现了不少多才多艺的老年明星,他们展示自我风采,找到了自信和生活动力,并结交好友、排解寂寞,丰富精神生活,老人们纷纷坦言乐园成为了他们的第二个家。
  梅秀英:从家务中解脱出来,78岁办了画展
  78岁的梅秀英是位丧偶独居老人,1997年老伴去世后,她为了排解寂寞,开始潜心钻研国画,至今已有十多年了。现在她每天都要在家画上几个小时。来托老所之前她一直有件烦恼事,那就是每天买汏烧花去了她很多时间,以至于画画的时间少了。去年11月听说托老所运营,周一到周五提供午餐,梅阿姨如释重负,马上报名入托。
  梅阿姨现在“一身轻松”,每天一大早就出门,悠闲地到楼下的院子里晒太阳,和邻居、老同事聊天喝茶,中午在托老所吃完饭,下午就在家静心画画。
  托老所不仅给梅阿姨减负,还为她圆了办个人画展的心愿,今年6月在托老所展出了梅阿姨近50幅国画作品,现场社区还邀请了20多位书画爱好者前来欣赏交流,画展持续半个月左右。“原来我画画就是孤芳自赏,现在拿出来大家分享,给我提点不足之处,自己觉得很有动力。”因为这个画展梅阿姨在托老所不仅收获了一批老年粉丝,还交到了几个志同道合的画友。
  胡征健:结识球迷老哥们,86岁重新站上讲台
  托老所有一位86岁的胡征健老伯,是一位退休老师,因为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腰椎间盘突出,住在吴县新村里的老年病医院调养。病房里压抑的环境让胡老伯情绪低落,想出门去散散步,却因腰腿不便坚持不了太久而作罢。
  去年的这个时候,胡老伯听说附近开了个托老所,内容丰富,就赶紧“勘察”一番,图书馆、健身房、休息室、按摩室一应俱全,最让老伯高兴的是这里有很多老年居民进出,于是他早早来报名入托。胡老伯最喜欢看体育赛事了,因为喜欢看球赛,胡老伯与入托的另一位79岁的章中一老人成了好友,有了共同话题,两人就成了“好哥俩”,老章经常邀请胡老伯来家中坐坐,大家一起看球赛一看就是大半天,足球、篮球、排球、桌球一场场看过来,说说笑笑不知不觉大半天就过去了。
  在托老所,胡老伯还找到了从前做老师的自信和乐趣。托老所经常举办小朋友和老人一起互动的活动、游戏。因为入托老人中有许多是退休教师,托老所经常请他们来给孩子们上课,胡征健就是其中的一员。中秋前夕,草桥实验小学还特地将这位8旬老教师请到学校给学生讲授中秋节的民俗文化,胡老伯俨然成了校外辅导员。“长时间住在医院,孤单一个人,对着四面墙说话,现在能走出来了,还能锻炼口才,86岁重新做起老师,好像回到了年轻的时候。”胡老伯高兴地说。
  朱景阳:年近九旬做起义工,教太极乐在其中
  89岁的朱景阳把托老所当成了自己家,每天早上8点半工作人员来开门时朱老伯早已在门前等着了,在托老所一呆就是一天,看书看报看电视、午休、打太极,傍晚才回去。
  60多岁退休以后,朱景阳就迷上了太极拳,自学太极拳至今已有二十多年了。去年11月朱老伯入托乐园后,开始在托老所免费教授太极拳,一年坚持下来,风雨无阻,每周一三五上午9点准时开课,一教就是大半天。朱老伯告诉记者:“没来托老所之前整天无所事事,现在在托老所做义工,还收了一群徒弟。”
  经过一年的学习,大家已经熟练掌握了24式太极拳、功夫扇,现在正在学习32式太极剑。一些学员刚来的时候不是体型偏胖就是身体虚弱经常伤风感冒,通过每天打太极拳,身体渐渐好了起来。“认真练习一上午,出一身汗,感觉浑身轻松,腰腿也有力了,我有肩周炎,经常甩甩胳膊好了不少。”学员孙超君说。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奖代补
  • 2016/8/1 16:09:25
  • 聚焦延迟退休:为何小步渐进 养老金是否已收不抵支
  • 2016/7/28 16:57:29
  •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 2016/7/26 16:13:47
  • 聚焦延迟退休:为何小步渐进 养老金是否已收不抵支
  • 2016/7/26 16:12:08
  • 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将展开
  • 2016/7/21 13:19:21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