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前,鄄城县第一职业中专升入本科的6名学生,来到郭合祥、丁福兰夫妇家中,感谢他们几年来的资助之情。郭合祥、丁福兰夫妇已年过古稀,说起来他们助学可是一个长达20余年的义举。
郭合祥、丁福兰是鄄城县古泉街道办事处王屯村人,也是鄄城众多恩爱夫妻中的一对,他们靠着自己辛勤的双手,打拼出自己的天地,使家中有些积蓄。有了积蓄的他们看到村内小学办学条件简陋,便常常拿出一定资金,用于奖励学习优秀的学生和为学校做出贡献的老师,深受村内群众的尊敬。
1994年,郭合祥看到当时由于教育资源短缺,许多孩子存在着上学难的问题,便萌生了投身教育、创办学校的意愿。他把想法和妻子丁福兰一说,立马得到丁福兰的支持,随即投入到筹集资金、寻求建校地点的工作中。
当时,私人办学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在建校中遇到的问题与压力都是始料不及的。郭合祥、丁福兰夫妇抱定“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多方协调、八方奔走,1994年盛夏,崭新的鄄城双语学校正式挂牌招生。
行百里者半九十,在办学期间,郭合祥夫妇深知,教育乃百年大计,任何急功近利的行为都是短视的,他们兢兢业业,不放过任何有违教育规律的疏漏,曾多次告诫家人和校内教师:办教育,要去私心,要有胸怀,要有高度,要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更时时都要有如履薄冰的危机意识。
如今,随着教育政策的调整和年龄增长,郭合祥、丁福兰夫妇已引退赋闲在家,但夫妇俩身退心不退,依然心系教育。当他们看到鄄城县第一职业中专有部分学生因家境贫寒,求学艰辛,甚至有个别学生因此辍学,夫妇俩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他们深知,这些学生丧失的不仅仅是一次求学的机会,而是失去了一次享受社会教育公正的机遇,对他们的一生都有可能产生深远的影响。经与校领导磋商,郭合祥、丁福兰决定在鄄城县第一职业中专设立“兰祥”助学金,期以自己的绵薄之心,圆寒门学子的求学之梦。自2011年起,郭合祥、丁福兰夫妇每年拿出一万元现金,由学校根据制定的程序,在全校范围内挑选品学兼优而又家庭贫寒的学生,予以资助。截至目前,已有二十名学生获得了“兰祥”助学金的资助。他们的求学之路上又多了一层有力的支撑力量。
助学不仅仅是帮助学生,夫妇的义举远不止此。2011年冬,郭合祥、丁福兰看到鄄城第一职业中专的老师们常常在严寒中奔波,便为他们每人买来一双厚厚的棉手套;2012年盛夏,他们看到老师们遭受风雨之艰,便为他们每人添置一件崭新的雨披;2012年冬天,他们看到有的学生衣着单薄,便买来五十件棉衣,由学校分发给他们。他们的作为给师生们带来了无比的温暖,感动着鄄城县第一职业中专的每一个人,2013年元旦联欢会上,当鄄城县第一职业中专的师生把夫妇俩请上舞台,向他们表达谢忱与敬意时,郭合祥先生平静地说:“我没有想到我们俩做了这么微不足道的一点事,你们却给了我们这么高的荣誉,谢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