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金堂县“三统筹”奋力推进普惠型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正文浏览次数:291
2014/12/10 23:19:09
来源:网络媒体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近年来,四川省金堂县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建成各类养老服务机构16所,总床位达到4000余张,逐步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7月5日,四川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推进会在该县召开,推广了该县的经验。
该县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东北部,属丘陵地区人口大县,户籍总人口为89.03万人,全县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16.64万,占总人口的18.69%,其中“三无”老人4224人、空巢老人16114人;老龄化程度高、未富先老、困境老人较多。
统筹规划,构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新格局
一是从该县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养老需求不断增加的实际出发,将养老事业发展计划纳入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编制集居家自助养老、社区照料和互助养老、机构集中养老“三位一体”、分类分层的养老服务体系规划。
二是从该县地处丘区、地形狭长、养老需求层次多的基本县情出发,规划“1片12院21中心231站”养老服务网点,构建以赵镇云绣养老示范片区为引领、12个中心敬老院及福利院集中养老、21个乡(镇)老年服务中心互助养老、231个村(社区)老年服务站指导养老的服务格局。
三是从该县经济社会发展还不能充分满足多元化养老服务需求的现实出发,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推进、老人受益”的原则,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研究制定扶持社会化养老服务机构发展相关政策,采用“公建民营”、“民建公助”等形式,鼓励社会资本加盟养老市场,建设养老服务示范机构,提升养老服务专业水平。力争到“十二五”末,形成全面覆盖、适度普惠、多层结合、多元推进的养老服务体系。
统筹建设,积极推进丘区养老事业发展多元化
一是推进城乡统筹居家养老。在家庭养老的基础上,构建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整合老年服务中心和老年服务站,以上门服务为主要形式,对独居老人、高龄老人开展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服务;依托区域内敬老院等养老机构,对困境老人、失能老人开展日间照料、短期托养服务;搭建居家养老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向村(社区)老人尤其是留守老人、空巢老人家庭发放“助老通”手机5000余部,提供紧急呼叫求助和日间生活照料等服务。今年该县正在探索拓展居家养老服务内涵和扩大养老对象服务面,统筹推进全县居家养老服务。
二是推进社区服务中心养老。按照建办分离原则,利用社区办公用房等资源,建成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同时配备老年阅览室、棋牌室、心理辅导室等设施,满足老年人休闲、娱乐、照料需要;引进成都晚霞社会养老服务中心进行专业管理,为社区老人提供全临托服务、日间照料及订餐服务、医疗陪护、精神慰藉、家政服务等菜单式上门服务。今年赵镇云绣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为社区老人开展全托服务26人次、临托服务20人次、日间照料63人次、上门服务325人次。今年我县还将在赵镇玉龙等5个社区新建互助养老站和社区养老服务站,全面推进社区居家养老。
三是推进农村互助养老。去年10月份以来已在赵镇、转龙新建2所农村互助养老院,引导有意愿的空巢老人、独居老人入住,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保障;整合村卫生、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资源及社会各界力量,为入住老人开展健康检查、照料服务、权益维护、文体活动和精神慰藉等服务。累计吸引500余人次开展活动,建立档案登记1480份。今年,正在全县推广农村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老年人活动中心等形式多样的农村幸福院建设。
四是推进具有地域特色微型养老。乡镇结合人文环境、自然禀赋等特色资源,运用好市民政资金补贴、土地保障等优惠政策,鼓励支持民间资金建设10-30张床位的微型养老服务机构,满足部分老人的休闲养老、文化养老、生态养生、康复护理等需求。今年,该县依托“云绣花田”、“贺麟故居”、“葛根田园”等资源优势,正在赵镇、五凤等4个重点乡镇新建4所微型养老服务机构。
五是推进公建公营福利养老。近年来打破“一乡一院”旧格局,先后投入8000余万元建设中心敬老院11所、县社会福利院1所。2012年投入320余万元为全县敬老院房间安装空调1300台。今年投入200余万元进行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和功能分区,将重度肢残、智残、精神病等五保老人分类分区集中在云绣敬老院居住,为其提供更好的生活医疗照顾。同时统一了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人员供养标准,先后实施“鸡蛋工程”、“空调工程”、“水果工程”,提升五保老人生活质量。目前全县共有五保老人4224人,有意愿集中入住率及床位供养率均达到100%。
六是推进公建民营公益养老。投资2800余万元新建了县综合社会福利中心,引进成都晚霞社会养老服务中心运营管理县综合社会福利中心社会养老床位,提升了养老服务质量,吸引了县委老书记等老同志、成都中心城区和周边地区的老人入住,已代养社会老人150余人,预约登记300余人,得到了省、市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的肯定,接待宜宾、雅安等地有关部门10余次考察交流。
七是推进民建民营高端养老。成立了全县社会养老机构项目建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坚持每月召开定期专题推进会,分类研究制定扶持社会养老机构发展相关政策,对社会养老机构登记注册、立项报建、土地征用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并给予费用减免和补贴。通过市场化运作,引进赵镇云绣社区老年公寓、淮口镇望江鑫城老年公寓、栖贤乡西南金色年华老年健康示范基地等3个社会化中高端社会化养老机构项目,计划投资4.4亿元,拟建床位2500张,建成后将大幅提升全县养老规模和水平。
统筹服务,谱写普惠型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新篇章
一是深化关爱行动,实现老人心有抚慰。由县政府牵头,县老龄办、民政、司法、卫生等部门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开展以关怀“空巢老人”为主题的“三关”工作十大行动,采用1帮多、多帮1等多种方式,提供生活照顾、权益维护、医疗救治、心理抚慰等服务。深入开展关心一名空巢老人等“八个一”活动,全县38名县级领导干部、482名副局级以上领导干部每人对口联系和帮扶一名空巢老人,深入了解其生活状况,在精神和物资上给予实际帮助。2012年被评为“四川省敬老爱老助老活动先进集体”。今年该县积极深化尊老敬老爱老活动,发动各单位中层干部、社会爱心人士、志愿者和义工关心老人,开展“百岁寿星”、“重阳敬老”等主题活动,做到关心老人“一个都不少”。
二是落实医疗保障,实现老人病有适医。将健康养老需求与医疗资源充分结合,积极探索“养老院+老年医院”模式,利用云绣敬老院资源,引进成都正康医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700余万元建成金堂正康老年病专科医院,配套专业医疗服务人员,为包括五保、低保老人在内的全县老年人解决医疗难题,同时及时为老年人提供健康讲座、咨询、检查、保健、治疗、关怀等服务,最大程度地满足老年人的不同健康医疗需求。
三是加强文化教育,实现老人老有所乐。县老年大学已达到省A级标准,并在三星、黄桷垭、淮口等敬老院设立分校,开设教学专业13个,共招收学员2060人。建立老年文娱活动常态机制,依托老年协会、老年大学等平台,开展老年文艺汇演、老年文艺联谊等活动,让老人老有所学、老有所教,最终实现老有所乐。今年5月9日,县老年大学“红叶红艺术团”在联合国欧洲教科文组织举办的维也纳金色大厅合唱艺术节上,合唱获得了最高奖,充分展示了该县老年人的精神风貌和技艺水平。
(责任编辑:xhcen)
热点文章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