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老龄产业何以拥抱“朝阳”?
正文浏览次数:357
2014/12/10 23:17:50
来源:网络媒体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117万老年人口,如果平均每人每年花100元钱,那么一年的消费就是1.17亿元。随着老年人口比例逐年提高,老年人越发成为市场的主要消费群体之一。根据全国老龄委的统计数据,2010年中国老年人的消费需求已经超过1万亿元,预计2050年前后将达到年均5万亿元。
大连老年人口增速近些年一直高于全国1个百分点,面对汹涌袭来的银发浪潮,老龄产业能否淘金,能否同样以超过全国增长速度的高增长成为朝阳产业?
市场扫描:有的风生水起 有的惨淡经营
老龄产业涵盖养老机构、老年用品、老年服务、老年旅游、老年地产等与老年人生活息息相关的方方面面。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民营资本投入养老产业,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则呈现出一面风生水起,一面惨淡经营的两重天。
大连市目前有养老机构300多家,床位数达3.1万张,其中,民营养老机构达200家,床位数约1.5万张。民营机构养老床位数已占据半壁江山,成为全市养老服务业的生力军。不过,有的养老院一床难求,甚至排队等候入住的老人有上百人之多;有的养老院则惨淡经营,空床率超过50%。而每年还有个别养老院关门歇业,退出市场。
老年用品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培育,也是有人欢喜有人忧。白女士2005年下岗后开起老年用品商店,至今已经有3家分店,但是从2009年开始,生意就远不如从前了。与之相反,有的老年健康用品店因为集研、产、销为一体,不仅拥有多项老年用品专利,还创立了自己的品牌。
原因剖析:创新投入运营机制至关重要
位于旅顺南路中段88号的华仕山庄养老院,现在正在进行改扩建,改扩建后的两栋新楼,总面积可达1.58万平方米,新增床位400~500张,将成为高新区的养老基地。在保留自有菜园、果园、畜牧园的特色外,新建养老院将配备电梯、健身设施,并采用太阳能供热等节能环保方式,为老人营造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无论是大是小,独具特色,而且符合了不同层面老年人的需求,这是很多民营养老机构受欢迎的原因。随着旅游养老的兴起,大连市不少养老院纷纷在旅游养老中受益。记者走访了几家养老院了解到,每年5月中旬开始,他们就陆续接到外地老人的预订电话,6月份之后开始进入旺季。
而说到老年用品商店的经营,传统形式的实体店受到网购的剧烈冲击。尤其是随着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代人逐渐步入老年,他们大都思想比较开放,愿意接受新生事物,不少60岁左右的年轻老年人成为网购的忠实粉丝。
前景展望:产业链条尚需不断完善
从去年10月份举办的大连国际老年产业博览会传递出一个信号,前来参观的老年人超过10万人次,为历届最多,开展第一天,就出现了1万多元的电动轮椅销售一空的罕见现象。
老年人有需求,是产业发展必备的基础。大连市是全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较早的城市,不过老龄产业链尚不完善。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大连市专门的老年用品店有五六十家,但很分散,没有形成规模和影响力。市老龄办主任张君玲表示,平时家里老人特别需要的老年用品,很多只能在老博会上见到,大连应该有个类似“老年用品一条街”的购物之地。而从老博会多年来的参展情况看,本地参展企业仍然偏少,大连专业生产老年人辅助产品、康复保健器械器具的企业数量还是个位数。
大连市2011年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为老龄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扶持。各类福利性、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含敬老院)和社区(村)老年人服务活动场所及从事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的水、电、燃气、供暖、固定电话、宽带网络的使用费,享受与居民用户同价的优惠;允许登记为民办非企业单位的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投资人提取合理收益;对从事养老护理用品的开发和生产企业,在企业登记注册收费和税收上给予一定的优惠等。
(责任编辑:xhcen)
热点文章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