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老龄工作
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在于激发经济活力
        正文浏览次数:618
  2014/12/10 23:17:49    来源:网络媒体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白朝阳|北京报道   在人口众多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就像一趟高速行驶的列车,它已经超速超载,却还在加速加载。   截至2012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接近2亿,平均每5个工作者(20~59岁)需抚养一位老人;20年后,60岁以上老人将达到4亿,平均每两个工作者就得抚养一位老人。   未富先老。中国人的预期寿命和美国人相差无几,但人均收入却只有美国的1/10左右,且全国只有约1/3的老人是以退休金为主要的收入来源。   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丰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把老龄化问题放在中国的经济坐标中研究就会发现,中国老龄化问题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人口问题或是赡养老人的问题,而是一个事关中国经济甚至国家命运的新国情。应对老龄化问题,最主要的是给经济“开源”,激发经济活力。   老龄社会的三大“新国情”   “中国在短期和长期面临着新的国情、新的机会和挑战。但是,若从最简单的大的线条去看,无非就是三条。”王丰提出三条“新国情”:现在的中国是一个中等收入的国家;未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和政府财政收入增长速度都将放缓;政府刚性支出的需求必将加大。   在王丰看来,进入中等收入国家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转变。老百姓生活水平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也增强了,但与此同时,中等收入的公民所期待的也不再是衣食住行那么简单,他们期待医疗保障、退休后的生活保障、良好的空气、通畅的道路等等。   但“如果我们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就是说经济停滞在这个水平的话,将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因为和欧洲、日本不同,他们的经济是在一个收入水平比较高情况下徘徊,他们担心的是在高福利的情况下,福利支付不了的问题;而我们的福利体系至今还没有创造起来。另外,日本、欧洲等国家的收入不平等程度没有中国这么大。”王丰指出,中国处在一个低水平的中等收入阶段,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停滞的话,各方面的挑战会非常大。   对于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王丰认为,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将是不可避免的,而经济增速放慢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政府财政收入增长的速度也要放慢。   和财政收入增长减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未来政府的刚性支出的需求将要加大。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影响。   面对三大“新国情”,中国需要“大改革”。在王丰看来,未来中国的改革应该从两个方面展开:“一个方面是使中国经济能够释放出活力的改革;另一方面的改革则是包括养老体系建设、医疗制度、养老金制度、生育政策等方面的改革。”   低生育率将加剧未来养老负担   和国外相比,中国的老龄化速度太快,几乎没有留下准备应对挑战的时间。中国仅用了西方发达国家历史上一半的时间,就把人均期望寿命从40岁提高到了70岁,仅用了西方1/3的时间,就把生育率从每个妇女生5个孩子降到了两个左右。   王丰指出,除了过快的老龄化速度,中国人同时面临低生育率的问题,而这也加剧了未来养老的负担。   “如果一对夫妇生两个孩子,那么从长远来讲,人口年龄结构是稳定的金字塔结构。但是,如果每对夫妇平均生1.5个孩子,那就意味着每一代人要比上一代人少25%,年轻人减少,老年人比重增加,老龄化就会越来越严重。”王丰说。   目前,世界上5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低生育的国家里。北欧各国、新加坡、日本、香港地区、台湾地区、俄罗斯和西欧很多国家都在鼓励生育,但是收效甚微。王丰认为,应该在人口负增长还未到来之前,放开二胎指标。   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数据显示:中国老龄人口赡养负担约在2040年赶上欧洲国家。如果不能准确把握提高生育率的时机,等到老年赡养负担很重时再提高生育率,中国老龄社会则会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放开二胎指标是一个很容易做的事情,没有多大的阻力。乐观地说,改革已经进行了一半,即计生委、卫生部合并。然而,真正鼓励生育的政策还没有出现,使社会转变成一个家庭友好型社会的政策还没有开始。”王丰说。   长期以来,人口问题给中国带来了很大压力,直到现在,很多人仍然担心,二胎指标放开后,刚刚控制的人口会继续增加。对此,王丰认为这种担心是一个误区,认为只有把人口控制在一个什么区间,中国才会好。事实上,政府不能以人口的总数作为依据来控制人们的行为。   王丰说:“这些年,我国农村务农人口减少了50%以上,耕种土地减少了百分之十几,但是产量却大幅度地增加,所以,这不是人多人少的问题,环境污染也不是人多人少的问题。”   经济增长更需注重“开源”   人口红利日渐消失,中国正在减速的经济会进一步放缓。   对于经济放缓后如何养老的问题,王丰指出:“尽管大家讨论的比较多的是怎么抚养老年人的问题,但是现在最重要的是经济问题,是如何‘开源’的问题,就是在人们健康长寿的情况下,怎么样能有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使中国的经济具有持久的活力的问题。”   如何“开源”,让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王丰认为,首先要平衡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关系,在更大的市场空间里,国民共进,实现双赢,使社会更有活力,让更多的人来创造。   王丰认为,“开源”更多的是要进行制度上的改革和创新。技术创新不仅靠政府,更要靠全社会。政府要做的就是完善优化制度,给人们创造更多创新的机会,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进而激发经济活力。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到来,中国各个方面改革会更加迫切。中国的情况总的来讲是一条非常艰难的路,因为不仅退了休的人需要医疗保险,期望政府来做这个事情,他们的子女、他们的家庭也都有共同的期望。”王丰表示。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应对超老龄化社会,别等到“当你老了”
  • 2016/7/25 16:06:04
  • 承德平泉县为经济困难老人购买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
  • 2016/7/18 12:43:19
  • 《河北经济日报》:巨鹿“医养一体、两院融合”破解农村养老难题
  • 2015/12/31 9:01:23
  • 小伙入室盗窃被老人训跪 揭秘老人应对小偷的方法
  • 2015/12/8 14:42:06
  • 河北第二届老博会 逾200家企业抢老年经济“蛋糕”
  • 2015/5/12 8:55:59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