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们无法控制诸如地震这样的自然灾害,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掌握些遭遇 灾难时的自救方法,以便在危急关头尽可能地减少伤亡事件的发生。我们还要把学会的相 关知识教给我们的家人、朋友。
一 家庭避震 1、冷静判断。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只有镇静,才有可能运用 平时学到的地震知识判断地震的大小和远近。 记住:近震常以上下颠簸开始,之后才左右摇摆。远震却少上下颠簸感觉,而以左右 摇摆为主。 2、就近躲避。震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 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古人在《地震录》裏曾记载:“卒然闻变,不可疾出, 伏而待定,纵有覆巢,可冀完卵”。发生地震时,如没有条件迅速撤离到室外,则不要急 著往外跑,而应抓紧求生时间寻找合适的避震场所。 3、选择合适避震空间。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 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 室内较安全的避震空间有:承重墙墙根、墙角、坚固家俱附近、厨房、厕所、储藏室 等开间小的地方、以及有水管和暖气管道等处。 屋内最不利避震的场所是:没有支撑物的床上;吊顶、吊灯下;周围无支撑的地板上; 玻璃(包括镜子)和大窗户旁。 4、做好自我保护。选择好躲避处后应蹲下或坐下,脸朝下,额头枕在两臂上;或抓住 桌腿等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震时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而受伤;保护头颈部,低头,用 手护住头部或后颈;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5、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更不能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 爆气体。 地震的时候,关火的两次机会: 第一次机会在大的晃动来临之前的小的晃动之时 在感知小的晃动的瞬间,即刻互相招呼:“地震!快关火!”关闭正在使用的取暖炉、 煤气炉等。 第二次机会在大的晃动停息的时候 大的晃动停息后,再一次呼喊:“关火!关火!”并去关火。第 1 页 共 4 页 地震自救手册 如在发生大的晃动时去关火,放在煤气炉、取暖炉上面的水壶等会滑落下来,是很危 险的。 平时家庭防震的准备工作 对大衣柜、餐具柜橱、电冰箱等做好固定、防止倾倒的措施; 注意家俱的摆放,确保安全的空间。不要将电视机、花瓶等放置在较高的地方; 充分注意煤油取暖炉等用火器具及危险品的管理和保管; 装修房子时绝对不可以砸掉承重墙。要加固水泥预制板墙,使其坚固不易倒塌。 临震时家庭的应急准备 在已发布地震预报地区的居民须做好家庭防震准备。 1、准备紧急备用品: (1)饮用水;(2)食品、婴儿奶粉;(3)急救医药品;(4)可擕式收音机、手电筒、乾电池、 绳索、手纸等,打包并放在便於取到处。 2、清理好杂物,让门口、楼道畅通;阳台护墙要清理,拿掉花盆、杂物;易燃易爆和 有毒物品要放在安全的地方。 3、进行家庭防震演练,包括紧急避险、紧急撤离与疏散练习。
二 户外避震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不要随 便返回室内。 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过街桥、立交桥;高烟 囱、水塔下。 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看板、吊车等。 避开其他危险场所:狭窄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女儿墙、砖瓦及木料等物的堆放 处。
三 学校避震最新自救建议:不要躲在桌子下! 日本的《地震手册》避震知识中,第一条就明确地写著“要躲在坚固的家俱下”。所 以,日本教师坚信,最好的办法是“藏在桌下”。但是,这个想法是以日本地震多在数十 秒后结束,天花板不会落下为前提的。 建筑物、天花板因强震倒塌时,会将课桌等压毁,孩子如果躲在桌子下,后果不堪设 想。 在教室里,应迅速躲到教室的四个角落,或迅速就地蹲下,用书包、书本等保护头部。 在操场或教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震后不要回到教室去。 千万不要跳楼!不要到阳台上去!不可躲在窗户下!
四 公共场所避震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一起拥向楼梯、出口,要避免拥挤,避免 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 在商场、书店等处:应躲在近处的大柱子、内墙角,或朝著没有障碍的通道躲避,然 后屈身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 处于楼上位置的,原则上向底层转移为好。但楼梯往往是建筑物抗震的薄弱部位,因 此,要看准脱险的合适时机; 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 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 避开看板、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五 行驶中的车辆避震驾车者应尽快减速,逐步刹闸,汽车靠路边停车。 发生大地震时,汽车会像轮胎泄了气似的,无法把握方向盘,难以驾驶。必须充分注 意,避开十字路口将车子靠路边停下。为了不妨碍避难疏散的人和紧急车辆的通行,要让 出道路的中间部分。 要赶快离开车子。很多地震时在停车场丧命的人,都是在车内被活活压死的,而在两 车之间的人,却毫发未伤。强烈地震发生时,如果你正在停车场,千万不要留在车内,以 免垮下来的物体压扁汽车,造成伤害;应该以卧姿躲在车旁,掉落的物体压在车上,不致 直接撞击人身,可能形成一块“生存空间”,增加存活机会。 为不致卷入火灾,请把车窗关好,车钥匙插在车上,不要锁车门。 乘客(特别在火车上)应用手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坐席等,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 近。并注意防止行李从架上掉下伤人,面朝行车方向的人,要将胳膊靠在前坐席的椅垫上, 护住面部,身体倾向通道,两手护住头部;背朝行车方向的人,要两手护住后脑部,并抬 膝护腹,紧缩身体,作好防御姿势。
六 写字楼内人员避震 1、震时保持冷静,震后走到户外。这是避震的国际通用守则,国内外许多起地震实例 表明,在地震发生的短暂瞬间,人们在进入或离开建筑物时,被砸死砸伤的概率最大。 千万不可在慌乱中跳楼,这一点极为重要。 2、寻找安全空间躲避。最好找一个可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蹲在暖气旁较安全,暖气 的承载力较大,金属管道的网路性结构和弹性不易被撕裂,即使在地震大幅度晃动时也不 易被甩出去;暖气管道通气性好,不容易造成人员窒息;管道内的存水还可延长存活期。 更重要的一点是,被困人员可采用击打暖气管道的方式向外界传递资讯,而暖气靠外墙的 位置有利於最快获得救助。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当躲在茶水间、卫生间这样的小开间时,尽量离炉具、煤气管道 及易破碎的碗碟远些。若茶水间、卫生间处在建筑物的犄角旮旯裏,且隔断墙为薄板墙时, 就不要把它选择为最佳避震场所。 此外,不要钻进柜子裏、桌子下,因为人一旦钻进去后便立刻丧失机动性,视野受阻, 四肢被缚,不仅会错过逃生机会还不利於被救;躺卧的姿势也不好,人体的平面面积加大, 被击中的概率要比站立大 5 倍,而且很难机动变位。 3、近水不近火。这是确保在都市震灾中获得他人及时救助的重要原则。不要靠近煤气 灶、煤气管道和电器;不可躲在窗户下面;尽量靠近水源处,一旦被困,要设法与外界联 系,除用手机联系外,可敲击管道和暖气片。
七 搭乘电梯时的避震在搭乘电梯时遇到地震,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 梯,确认安全后避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