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省内老年新闻
石家庄86岁老人为村民奉献64年 仍每天到村委会上班
        正文浏览次数:1560
  2015/6/30 16:11:03    来源:网络转摘    作者: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河北老年网

李文海如今在村委会担任办公室秘书助理。

        从1951年起已为村民奉献64年,他决心“要为村民们服务到底”
   
        老人工作认真负责,对村里的大事小情都很熟悉,“是村委会的一宝”

    年过八旬的老人现在应该过着怎样的生活呢?大多数人看来,应该在家安度晚年了吧?可在石家庄市裕华区宋营镇八方村村委会里却有这么一位老人,如今已是86岁高龄,从1951年开始在宋营镇八方村担任财粮主任,到现在做办公室秘书助理,在岗位上默默奉献了64年,至今却仍不愿意离开他所热爱的岗位,每天坚持按时上下班,继续为八方村建设奉献着自己的力量。他,就是李文海老人。
  
  探访

  八旬老人负责整理档案、低保申请

  昨日上午,在宋营镇八方村村委会的秘书办公室里,一位慈眉善目、精神矍铄的老人正坐在办公桌前整理文件,他就是宋营镇八方村村委会办公室秘书助理李文海。

  见到记者来访,李文海高兴地从座位上起来。眼前的这位老人,身高不到一米七,身穿一件洗得发白的上衣,上面印着“2001年7月1日中共八方党支部留念”的字样,脚上的黑色土布鞋看起来也有些年头了。一尘不染的办公桌上,整齐地摆放着一些办公文件。

  虽已是八旬老人,但李文海的精神状态很好,腿脚灵便,思维清晰。谈起保养,老人笑着说:“每天早睡早起,走路来上班,坚持锻炼。”无论春夏秋冬,每天早上5点,老人就准时起床了,给老伴做好饭。8点老人准时赶到单位,收拾一下屋子,列出当天要做的所有事情。

  “我的工作内容是整理档案、办理低保户申请等,都是很普通的工作,不值一提。”李文海话不多,却句句都很朴实。

  已经年过八旬,为什么还不愿意离开岗位回家安度晚年呢?听到这个问题,李文海不禁笑了起来。他告诉记者,好多人都问过他这个问题,他都是以自己还有精力去做这样的理由答复大家。“我现在还能干,我也愿意干,我要把工作干好,要为村民们服务到底。”

  讲述

  身体不如以前 再干一两年就该歇歇了

  李文海,今年86岁,1956年入党。1951年,年仅22岁的他在村子里担任了财粮主任,主要负责计算各户农业税等相关工作。1966年,老人调到村里的农业技术院,帮助治理农作物病虫害。1978年,老人担任了宋营镇八方村大队队长,后又任村委会办公室秘书,主要负责户口办理、整理村史档案、低保户申请等工作。从1951年至今,在岗位上默默坚守了64年,为八方村的发展献出了大半辈子的心血。

  李文海有两儿四女,生活过得都不错,老伴今年91岁身体也很硬朗。老人每个月有退休金,再加上补贴,生活还算可以。但是他就是闲不住,66岁退休的他,主动找到领导想要继续在岗位上工作,李文海以前工作就兢兢业业,领导很爽快地答应让老人继续在村委会工作。“我是一个很平凡的人,不太能说话,也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我只是把我负责的这块做好,把每一件小事都认真做好,不求名利,只求无愧于心。”李文海说道。
  
    虽然年事已高,但老人的思路清晰,讲起自己曾经的工作经历也是很有条理。

  说到自己的老伴儿时,李文海脸上洋溢着笑容,“每天中午下班回去和老伴儿一起做饭,她比我大5岁,但身体也挺好,我俩都不用孩子们照顾!”

  谈到什么时候真正“退休”时,李文海说,近两年,自己耳朵有些聋了,本来很好的记忆力有时也会出现“空挡”,“在村里工作了64年,还真是不愿离开这儿,但毕竟年龄在这儿摆着,可能再过个一两年,就不干了,歇一歇。”

     声音

  “李文海老人是我们村委会的一宝!”

  八方村党支部副书记双春宁介绍,每年村里做人口普查,李文海都是不可或缺的一员,“他记忆力特别好,对每家每户的住址、家庭大致情况都了解,老爷子帮我们的工作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双春宁说李文海还写得一手好字,“李文海老人是我们村委会的一宝!

  “我们这里工作的人都佩服老爷子!他虽然已经86岁了,但工作时特别细心,记性还特别好。我们一遇到工作方面不懂的事,就去问他,肯定能得到满意的回答。”在李文海办公室对面办公的张女士说,李文海每天都跟其他人一样,准时上下班,很勤快,“李大爷身体不错,一点儿都不像他这个岁数的人,每天看着他兢兢业业工作,我们这些比他年轻几十岁的人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工作呢?”“我就是个普通人,每天干着普通事,没什么可佩服的。”听到张女士的夸奖,李文海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杨为增是八方村的村民,李文海是他十分敬重的人。“他在我们村里很有威望,大家都尊重他。每次去村委会找他办事,他都很耐心、很认真。”杨为增说老人对村里几十年来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都知晓,所以八方村的村史档案也是由李文海整理的。“他在村委会工作了一辈子,为村里服务了六十多年,真是不容易,让人敬佩!”曾与李文海一起在村委会工作的任玉平说。

  “我们几个兄弟姐妹很支持父亲参加工作,并不是图他挣这份钱,而是想让他做自己喜欢的事。”李文海的二儿子李增建说,当初父亲提出要到村委会继续工作的想法时,自己就很支持父亲的做法,“父亲当时已经六十六岁了,却仍不想离开他的工作岗位,我觉得,与其让父亲在家里待着,还不如让他去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有工作可干,对他的身体健康肯定也有好处。”李增建说。

  在李增建的眼里,父亲是一个对儿女要求严格、对村里人很热情的人。“很多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可能都不太忍心让孩子吃苦,但父亲对我们却不这样,从小就锻炼我们干活。”那时候李增建在心里还会埋怨父亲,但长大一些后就明白了父亲的用意。“在做人方面,父亲要求我们一定要为人正直,与人为善。”

  评价

  老人离职不离岗 发挥余热让人敬佩

  社会学者彭秀良表示,对于一些离退休老人来说,服务党、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是他们一生的价值追求。从岗位上退下后,他们“为人民服务”的追求未减分毫,甘愿当助手,发挥自身社会资源广、管理经验丰富等优势,围绕中心工作,为年轻干部出谋划策,为新一代领导班子保驾护航。86岁的李文海离职不离岗,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余热,用自己的热心为村里的村民办有益的事。虽然没有惊天动地,但是这种几十年如一日的工作态度让人们为之敬佩。

  李文海的事迹只是折射出了社会上优良传统的一面,呼吁大家无论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岗位都应该回报社会。端正自己的心态,不能好高骛远,必须从点滴做起,立足岗位,脚踏实地,勤勉敬业。时刻谨记自己身上的责任,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身边的人。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名利观,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面对自己的工作,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作出新的更大的成绩。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奖代补
  • 2016/8/1 16:09:25
  • 聚焦延迟退休:为何小步渐进 养老金是否已收不抵支
  • 2016/7/28 16:57:29
  • 秦皇岛7旬老太书写4万字手稿见证小区成长史
  • 2016/7/28 16:31:26
  •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 2016/7/26 16:13:47
  • 聚焦延迟退休:为何小步渐进 养老金是否已收不抵支
  • 2016/7/26 16:12:08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