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概要】本报今起推出系列报道,与志愿者们一同寻找那些“活历史”
■1941年,冀中秋季反“扫荡”(持望远镜者为吕正操)
■在冀中齐会战斗中,白求恩将救护站设在离前线七华里的温家屯
■1945年3月25日晚,冀中部队袭入河间城,伪警察向我缴械■孙正开给小学生们讲抗战时期的故事70年前,抗日将士们为了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抗战的伟大胜利。
国耻不容忘记,历史必须铭记。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见证那段历史的老人越来越少。为了不让历史只剩下资料中冷冰冰的文字,本报一直致力于寻找那段历史的亲历者、见证人,因为他们就是活档案,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抗战资料,有待我们及时去收集整理。
为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本报今起推出系列报道,与志愿者们一同寻找那些“活历史”,请他们把经历讲出来、留下来、传下去,以告慰死者,教育当代,垂范后世。
孙正开,沧州河间人,抗日战争留给他的只有碎片化的记忆。然而,亲人的故事让他16年如一日,坚持收集身边的抗战资料。
如今,他收集的资料已经得到当地重视,有关部门表示,资料填补了当地很多抗战历史资料的空白。
此外,作为本报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共同推出的抗战馆河北专区的志愿者,孙正开希望自己的资料能够更多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让更多的人了解当年那段历史。
事件
老人搜集抗战资料16年
4月29日,记者拨通了孙正开的电话,虽然已经76岁,但他的声音依然洪亮。说起搜集抗战资料的初衷,他说,这与其父亲和叔叔、伯伯们有很大的关系。“从我记事起,一到下雨天,父亲就会让我帮他挠挠右肩胛骨和左胸前,这两个地方都有核桃大小的疤痕。”当时孙正开并不知道父亲的伤口因何而来,直到有一天奶奶告诉了他。“我父亲是原河间县的会计,1944年,已是穷途末路的日本人围攻了县政府。”孙正开说,当时县大队的政委让他的父亲带着账本和公章先走,没想到父亲在路上被日本人用枪击中,子弹从右肩胛骨射入,从右胸口穿出。
另外,孙正开的几位伯伯、叔叔都因为抗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家里很多长辈参加了抗日战争,这让我觉得有责任去搜集抗战资料,尽可能详尽地还原历史场景,这一收集就是十多年。”
一边照顾妻子一边搜集资料
熟悉孙正开的人都知道,为了收集河间的抗战史料,他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苦。
孙正开的老伴患有老年痴呆,离不开人,“老伴的生活起居几乎都需要我来照顾,每天除了整理、收集资料外,就是照顾她,我基本没在零点以前睡过觉。”
为了听亲历者讲述,孙正开有时不得不出门走访,“我都是先把饭做好再走,真挺对不起老伴的,但搜集这些资料同样重要,我觉得值。”
孙正开每月3000多元的退休金大多用来拍摄资料了,“我买了5台摄像机,拍摄了700多个小时的素材。”
故事
听开国中将廖汉生讲抗战故事
孙正开告诉记者,他是从1999年开始收集资料的。当时为了给正在筹备的河间市冀中革命烈士陵园尽一份力,他试图找到曾率部作为120师主力挺进冀中的开国中将廖汉生,来还原当年的情况。
经过一番周折,最终在贺龙夫人薛明的帮助下,孙正开如愿以偿。“我在北京见到廖老时,他已经80多岁了,但思维非常清晰,眼睛炯炯有神。”孙正开说,虽然他当时已50多岁了,但廖老仍称呼他为“小娃娃”。
廖汉生给孙正开讲述了自己在原河间县亲历的一幕:当时有一户村民正娶媳妇,日本人突袭村庄,参加婚礼的人四散躲藏,但新郎没跑,穿着喜服就与日本人打了起来。
与廖汉生见面,让孙正开铭记至今,“通过与老前辈的交流,我知晓了更多故事,那段历史在我的印象中也变得更加丰满,这坚定了我收集抗战资料的决心。”
白求恩为村里孩子治头疮
孙正开还走访过许多普通村民,他们都是抗战历史的见证者。
1939年,在冀中平原“齐会歼灭战”中,白求恩将手术室设在原河间县。“当年手术室所在的大朱村我也去过,村民张玉生讲述了白求恩为他治疗头疮的过程。”孙正开说。
1939年,只有8岁的张玉生头上长了大大的头疮,白求恩看见了,一把将他抱了起来,要带他去治疗。张玉生以为自己遇到了坏人,拼命挣脱。这个时候翻译过来了,告诉张玉生,白求恩是要为他治疗头疮。“白求恩很喜欢小孩,在河间的24天里,他经常逗房东家的孩子。为了答谢房东的照顾,他还把自己的搪瓷杯子留给房东一家做纪念。”
说法
填补很多河间抗战资料的空白
孙正开搜集的抗战历史资料受到了当地的重视,河间市政府国防教育办公室主任刘建华告诉记者,他一直在关注孙正开。“由于历史原因,目前河间市很多抗战资料不齐全,有些只有梗概,而孙正开收集的资料恰恰填补了细节方面的空白。”刘建华说。
刘建华表示,孙正开收集的资料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细致,“他找到了很多亲历者,或者亲历者的后代,尽可能将那段历史真实、详细地记录下来,这是很难得的。”
目前,孙正开正在对自己20年来收集的抗战资料进行整理。刘建华表示,河间市档案局准备全部接收这些资料,作为河间抗战历史资料的补充。
本报开征志愿者寻找身边的“活历史”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到来之际,本报再次面向河北地区,征集中国抗日战争网上纪念馆河北专区志愿者,共同参与到收集、抢救抗战资料的活动中。
如您有意成为河北专区志愿者,或您有抗战的历史资料,可致电“河青帮帮帮”热线83830000,或通过“河青帮帮帮”官方微信告诉我们。
■文/“河青帮办”记者耿硕实习记者王梦洁实习生魏欣然■制图/白宇
版权归河北河青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