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省内老年新闻
河间一家人将孤寡老人接到家中照顾37年
        正文浏览次数:1519
  2015/4/7 9:05:57    来源:网络转摘    作者: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燕赵都市网沧州电(通讯员杨晓宁、田秀娟 记者代晴)在河间市兴村乡边庄村,有一家人将同村孤寡老人接到家中,默默照顾了37年。现在,老人已经90岁了。这一家人,就是刘凤兰一家。

河北老年网


    37年前,王秀英的丈夫去世,留下她一个人生活。王秀英是山西人,嫁到本村后,没有生育子女,在河间也没有一个亲人。村民刘凤兰的丈夫与王秀英的丈夫为同姓本家,按辈份应该和王秀英叫大娘。刘凤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老太太孤苦零丁一个人,没有子女,也没有经济来源,这日子可怎么过呀?”从那天起,刘凤兰每天下地干活回家,顾不上进自己家,先到老人家帮老人做饭。有时,自己家做了好吃的,她就让孩子给老人端一碗过去。

    “每天俩院儿来回跑,也不是个事儿。要是老人晚上病了,想喝口水都没个人管。”出于担心,刘凤兰便产生了接老人过来同住的想法。她同婆婆和丈夫商量后,便将王秀英接到了自己家中。从此,刘凤兰就有了两个“婆婆”。

    都说婆媳关系最难相处,而刘凤兰却从未和两个“婆婆”红过脸儿。2013年,婆婆去世,怕王秀英孤单,刘凤兰一有空就会陪在老人身边,和老人一起拾掇一下花草,给老人梳头,陪老人唠嗑……嘘寒问暖,无微不至。

河北老年网

    “凤兰这孩子忒实在,待我忒好,遇上凤兰,真是我天大的福气!”老人眼含热泪地说,她们在一起相处37年来,从没抬过杠,没打过架。前几天,王秀英老人半夜喘得厉害,刘凤兰二话不说,带她去医院输液;刘凤兰还买来血压计,每天帮老人测量血压;天还没冷,刘凤兰就给老人准备好暖和的冬衣、棉被……

     如今,62岁的刘凤兰早已荣升为婆婆,一家人四世同堂和谐美满地生活在一起,儿子、儿媳对老人也特别孝顺。“重孙子都会帮我洗脚了!”王秀英老人开心地说道。

河北老年网

       年岁渐大的刘凤兰心脏不好,还有哮喘的毛病。四年前,她唯一的儿子在一次工伤中失去了左臂。现在自己开了一家农资店,效益也不太好。家里就靠丈夫和儿媳在村附近的厂子打工挣钱。刘凤兰说:“再苦再难,也不能让老人受委屈。一家人和和美美地过日子比什么都强!”

    刘凤兰一家孝敬老人的故事,早已成为村里街头巷尾的美谈。村妇女主任皮凤仙说:“谁家婆婆儿媳闹矛盾,一提刘凤兰孝敬老人的事儿,她们都会不好意思,矛盾自然而然就化解了。”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奖代补
  • 2016/8/1 16:09:25
  • 聚焦延迟退休:为何小步渐进 养老金是否已收不抵支
  • 2016/7/28 16:57:29
  • 秦皇岛7旬老太书写4万字手稿见证小区成长史
  • 2016/7/28 16:31:26
  •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 2016/7/26 16:13:47
  • 聚焦延迟退休:为何小步渐进 养老金是否已收不抵支
  • 2016/7/26 16:12:08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