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省内老年新闻
高科技老年用品“不吃香”
        正文浏览次数:1091
  2015/3/30 9:27:23    来源:    作者: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对多数老年人来说,高科技老年用品已不再陌生。很多新款助行器械、保健器材、携带定位设备和家用监控系统已进入部分老人家中。但根据调查,这些产品在老年市场上依旧“不吃香”。
    
        很实用但未必“贴心”
    
        将记忆芯片贴在重要物品上,再与智能手机联网,这样一来,即便忘记将东西藏在哪里,也能借助网络来找到它们。最近,上海市民陆小姐就给记性不太好的父亲网购了这款智能寻物防丢贴片产品,并耐心地教老人如何使用。谁知几天后,她就接到了父亲的“投诉”电话。原来,老人想借助这款产品藏私房钱,但他的操作技能并不熟练,未用手机准确“记忆”一个装有一万元现金的小储物盒,将盒子随手一塞的他担心这笔钱会“不翼而飞”,只能发动爱人一同寻找“失物”。
    
        当前,很多高科技老年用品在设计之初就忽视了相当一部分老人的心理状况和生活习惯,以至于受欢迎程度普遍不高。一位曾主持相关产品研发的企业负责人表示,此类产品在设计之初就必须重视可以发现相关问题的“用户体验”环节,“比如有的供老人使用的GPS定位器的电池容量并未比一般手机大多少,如果老人恰好忘记充电,子女又不在身边提醒,那可怎么办?所以无论是老人还是子女,看了产品介绍后,都会在心里打个问号。”
     
        子女要有新理念
    
        相关高科技老年用品难以打开市场的另一大原因是和老人子女的消费心理有关。上海静安寺街道乐龄生活馆负责人方佩儿说,很多子女缺乏给老人购买此类产品的意识,他们不太愿意在这方面花太多钱,很多小辈愿意帮老人买些价钱较便宜的老年生活辅助产品,价格稍高一些的保健器材和监控设备则会遭到小辈冷遇。
    
        对此,业内人士建议相关产品的研发、推广人员,勿忘了解老人子女的消费习惯,并向他们宣传与老年人康复护理、居家出行安全有关的科普知识,让他们了解产品具有哪些功能,并能给因忙于工作而疏于照料老人的他们解除哪些后顾之忧。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奖代补
  • 2016/8/1 16:09:25
  • 聚焦延迟退休:为何小步渐进 养老金是否已收不抵支
  • 2016/7/28 16:57:29
  • 秦皇岛7旬老太书写4万字手稿见证小区成长史
  • 2016/7/28 16:31:26
  •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 2016/7/26 16:13:47
  • 聚焦延迟退休:为何小步渐进 养老金是否已收不抵支
  • 2016/7/26 16:12:08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