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国内外涉老新闻
枣庄市峄城区2015年突出做好七项老龄工作
        正文浏览次数:1332
  2015/2/2 16:10:15    来源:    作者: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一、积极推进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全面落实。2015年是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要认真对照“十二五”规划的各项任务指标,认真查找工作中的不足,继续细化工作措施,明确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逐项抓好落实,确保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目标;要加强调查研究,在总结“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的基础上,组织专门力量,认真开展“十三五”规划调研论证,科学编制符合峄城实际的“十三五”规划,使出台的“十三五”规划成为加快我区老龄事业发展、服务老年民生的指导性文件,并争取将其纳入峄城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二、积极推进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科学实施。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的要求,积极推动各级将保障和改善老年民生、提高老年人养老保障水平列为敬老惠老工程。突出抓好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基本住房、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养老保险为补充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体系建设;突出抓好老年人基本养老保险金发放工作,进一步提高基本养老金,将每月发放标准提高到每月85元;突出抓好离退休人员退休金发放工作,继续提高退休金发放标准;突出抓好高龄补贴发放和80岁以上低保老年人高龄津贴增发工作,确保补贴资金按时足额到位,继续提高农村五保户分散和集中供养标准;突出实施好“银龄安康工程”,圆满完成市老龄办制定的工作目标,构筑老年人安全屏障;突出组织好“老年人精神关爱工程”,具体内容是:为10名困难老功臣赠送液晶电视,集中帮扶200名特困老年人,重点是失独或配偶去世、独居的特困空巢老年人,为1000名70岁以上贫困老年人赠送多功能收音机,为1500名贫困老年人赠送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三、积极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事业快速发展。按照政府引导、社会主办、市场运作的原则,完善政策体系,创新体制机制,营造开放统一、平等参与、竞争有序、充满活力的发展环境,大力推动养老方式多养化、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机制市场化、服务对象公众化、服务队伍专业化,使养老服务业成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改善城乡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稳妥推进区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使之成为全区综合性、示范性养老服务设施,每个镇(街)要逐步建设1处以收养失能、半失能老年人为主的养老服务设施;大力发展养护型、医护型养老机构,提升养老机构的医疗服务功能;用足用好国家和省、市、区扶持政策,尽快推进镇(街)制定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配套措施;落实政府为老年人购买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加快建立镇(街)和村(居)居家养老服务网络;积极培养居家养老服务中介组织、居家养老服务志愿者队伍和互助式社区养老服务组织建设,强化为老服务功能;支持社区引入社会组织和家政、物流等企业,兴办运营老年供餐、社区日间照料、老年活动中心等服务项目;切实加强养老服务从业人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培训体系,加大培训力度,提升综合素质;努力培育老龄产业市场,组织参加第七届中国(山东)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
        四、积极推进老年人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进一步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新修订的《山东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及老年人优待政策的落实工作,切实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进一步强化依法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社会宣传,增强社会共识,提高广大老年人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加强老年维权机制建设,协同司法部门建立健全区、镇(街)、村(居)三级老年维权网络;进一步做好老年人来信来访工作,积极开展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进一步发挥各镇(街)老年维权中心的作用,推动镇(街)完善老年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对各级各部门落实涉老法规政策的督导,开展老年法律法规和政策落实情况的调研,探索老年维权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的新途径。
        五、积极推进老年文化体育活动广泛开展。要树立积极的老年文化观,把老年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过程,发挥老年人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要尊重老年人的社会价值,扩大老年人社会参与度,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营造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氛围;要充分发挥公共文化为老服务功能,推进有条件的公共文体设施开辟适宜老年人的活动场所,增加特色服务项目;要抓好基层老年文化场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农村老年活动室建设;要加强老年文体队伍建设,充分发挥老年体协、老年大学、老年艺术团等组织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参加第四届山东省老年银龄风采艺术节、第四届山东省老年书法美术大赛、第三届山东省老龄主题摄影大赛,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精神文化作品。
        六、积极推进老年宣传调研工作深入持续。开展 “峄城区十大孝星”评选活动,召开庆祝老年节暨峄城区十大孝星表彰会议,大力开展好“敬老月”活动、“敬老文明号”创建活动;突出抓好人口老龄化形势、老龄问题、老龄政策、老龄产业、敬老美德和重点工作的宣传,引导全社会树立积极的老龄观;积极组织参加“山东省十佳敬老企业、十佳敬老企业家”、省市“敬老文明号”、全市老龄工作先进个人和敬老模范和模范老人、山东省十大孝星等各项评选表彰活动,大力表彰各类敬老爱老助老先进典型;加强老龄宣传信息、宣传报道工作,充分发挥各类新闻媒体的作用,营造全社会敬老爱老的浓厚氛围;研究制定符合我区实际情况的宣传办法和奖励制度,在全区范围打造一支覆盖面广、积极性高、影响力强的老龄宣传报道队伍,强化业务培训,提升宣传和信息稿件质量,力争我区老龄宣传工作实现新突破;加强老龄工作调查研究,深入研究新形势下老龄问题和老龄事业发展的特点规律,积极参加山东省第四届健康与长寿论文征集活动和其他课题的调研工作,强化调研成果转化,为领导和上级决策提供依据。
        七、积极推进老龄组织队伍建设提升水平。针对各级老龄工作委员会成员变动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充实区、镇(街)老龄委组成人员和成员单位联络员,注重发挥好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进一步健全完善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切实发挥好各级老龄办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参谋助手的职能作用,重点推进“十二五”规划和新修订的《山东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的贯彻落实;深入开展基层老龄工作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搞好老龄工作规范化村居、镇街创建活动,继续巩固基层老龄工作基础;进一步加强区、镇(街)、村(居)三级老龄组织建设,强化为老服务职能,切实为老年人办实事、做好事,巩固、完善区考镇(街)、镇(街)考村(居)的考核机制;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区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相关规定和要求,促进老龄工作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老龄工作部门形象进一步提升;切实加强老龄工作干部业务学习和培训工作,提高为老服务业务能力;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强化自我约束,严格执行党务政务公开制度,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形成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长效机制,促进全区老龄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奖代补
  • 2016/8/1 16:09:25
  • 聚焦延迟退休:为何小步渐进 养老金是否已收不抵支
  • 2016/7/28 16:57:29
  • 秦皇岛7旬老太书写4万字手稿见证小区成长史
  • 2016/7/28 16:31:26
  •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 2016/7/26 16:13:47
  • 聚焦延迟退休:为何小步渐进 养老金是否已收不抵支
  • 2016/7/26 16:12:08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