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哈尔滨红新村“老人之家”的老人们在玩花图
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记者史洁瑞 王楚涵):9月22日,记者来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朝鲜民族村--红新村,走进了村里的“老人之家”:9月的阳光洒在老人们蓬松的被褥上,几位朝鲜族大妈正聚在一块儿,围成圈、盘腿坐在一张绿色毯子上玩花图(编者注:一种朝鲜族传统纸牌游戏)。
红新村,位于哈尔滨市阿城区料甸乡,距离市区50公里,村里曾接待过韩国前总统金泳三。由于青壮年劳动力大都外出务工,所有1420名户籍居民中,目前仅有167人在村中生活,当中绝大多数是老年人。为了照顾村里老年人的日常起居,红新村在2002年把原来的小学校改造成了村敬老院--村里的留守老人之家。现在,这里生活着近20位老年人。
这些老年人中,年纪稍轻的有五、六十岁,最年长的有九十多岁。老人们都住在向阳的屋子里,每间大约6平米。“老年之家”的大厅中有沙发和电视机,但是因为很多老年人只能听懂朝鲜语,没有什么人看电视。
行走在“老人之家”长长的楼道中,会听到从房间里传出音量很大的朝鲜语歌曲,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里的老人们有的听力严重下降,“这声音都算小的了”,还有的基本看不清东西,或者因为中风等疾病腿脚不便。对于那些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老人之家”里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帮助他们在室内解决大小便问题、清理房间。“老人之家”的负责人韩一说,她在过去的9年时间里,已经“送走了”上百位老人。
韩一年过五十、看起来很精干,家里的儿女都长大了、早已不用操心。现在,看着天天在身边的这些老人们,韩一说她有时候会觉着心里很不是滋味:“有的做儿女的很不懂事。曾经有位老人的儿子在韩国打工期间出了车祸,告诉了住在这里的80多岁的老母亲。你跟老人说这个干什么?她什么都做不了,连哭的力气都没有。”
屋外,曾是小学的足球场,现在开垦出来,种满了玉米、白菜和土豆。曾经用来升国旗的台子还保留着,上面放两把靠背椅,天气好的时候,老人们会坐在这里晒晒太阳,面前是一片玉米地……红新村的留守老人们住到“老人之家”,吃住是不用常年在外的子女们发愁了,可老年人需要的不只是温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