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村道变得整洁干净,阿公很开心。
阿公在清理路边的枯枝
开始只是因为年纪大了,想通过劳动锻炼身体,每天一大早就去清除村道两边的杂草,谁知这一干就是2年多。93岁高龄的陈润光老人成为海口市府城镇红星村委会的义务清洁工。他清出了3公里多的整齐村道,这条村道洒满了老人的汗水,他的身影被村民记在心中,老人的举动也受到众多村民的尊敬和赞许。近日,红星村委会的村民联系本报,称村民们一致要求要通过报社表扬这位热心的阿公。
记者 王燕珍 摄影报道
“不用报道,不用报道,报道了我有压力”
17日上午8时许,南国都市报记者来到红星村委会附近的菜市场。一位驼背的老人穿着水鞋,正站在垃圾站里将一根根枯枝装入袋子里。在他的身边,放着锄头、镰刀、铁铲,还有一瓶水和草帽,这是老人每天劳动必带的东西。得知是村民找记者来采访自己的,老人委婉地拒绝了,不肯说自己的全名,只透露自己姓陈,今年93岁,老家在广西防城港市。
“我劳动是为了锻炼身体,现在身体越来越好了。不用报道,不用报道,你们报道了我有压力。”老人匆匆收拾工具“藏”到杂草堆中,准备收工。“阿公,你坐我的三轮车回去吧。”三轮车司机王生业熟稔地和陈阿公打招呼,帮老人把一大袋枯枝提到车上。
王生业说,看到阿公这么大年纪了,还每天为村里义务劳动,他深受感动,所以阿公坐车他从不收钱,可每次阿公下车后还是把钱硬塞到他手里。不仅是他,早餐店的老板,小卖部的老板等人都被拒绝过。“看阿公干活太累,给他一瓶水,他也不收。一瓶水,一碗粉,他什么都不肯收。我们真的很感谢他为我们创造了这么好的环境。”
得知记者来采访,市场顿时沸腾了,许多村民围过来,你一言我一语地表扬起阿公。 “阿公,你这是做好事,应该要让更多人知道,向你学习。”村民们热心帮忙记者劝阿公接受采访。
“路好走了,村民高兴,我心里很满足”
随后,王生业带着记者来到陈老位于迈瀛村的家,经过一番劝说,陈老才同意接受采访。陈老告诉记者,他的全名叫陈润光,目前全家住在这里,他儿子在这开了一间塑料加工厂。老伴已经去世,目前家里有一儿一女,都已60多岁。
陈老年轻时曾当过译电员,他第一次来海南是1949年,也曾在公办学校当过老师,后来被下放到外省农村劳动,离开了海南。老伴去世后,1988年陈老一家又返回海南。“海南是个好地方,我很喜欢这里。”陈老说,儿女不需要他养家,自己年纪大了,老呆在家里对身体不好,手脚都有些麻痹,于是他就想劳动锻炼身体。
陈老说,2年多前,他在迈瀛村的村道上散步,看到路边很多树木和灌木野草都长到了路上,给村民造成了不便,于是他回家拿镰刀砍掉了灌木。每天早晨6点,儿女还在睡梦中,陈老早已起床,在村里吃过早餐,就开始他的义务劳动了。“从那时候起每天都锄草,感觉身体越来越好,手脚也灵活了。”陈老说,开始还反对他干活的子女后来也默许了。
有时陈老在路边干活,会听到有人骂他神经病,这么晒还锄草,可陈老并不放在心里。他骄傲地告诉记者:“我干活,路越来越好走了,村民高兴,我心里很满足。”
“我们几乎每天都看到他的身影”
记者看得出,陈老的身体很硬朗,陈老说,虽然他年纪大了,可耳不聋眼不花,还坚持每天读报纸看电视。陈老笑着告诉记者,他回老家过节,看到祠堂杂草丛生,他又忍不住开始清理,本来约他打麻将的朋友四处找不到他,找了一圈才知道“陈润光又去锄草了”。
陈老的儿子陈美棠告诉记者,7月份时,父亲的右肩膀处长了一个大泡,医生说是用力过度,他让父亲好好休息。可没过两天,父亲又一大早出门干活了,这让家人又心疼又无可奈何。“他都闲不住,这条路的野草锄了又长,他反反复复地干,也不知道累。”
记者骑车从凤翔路迈瀛村村口沿村道一直往前行到红星村委会,看到沿路两边有许多被清理的枯枝,还有被砍倒的灌木,道路很宽阔很整齐。“这都是阿公清理的,老人已经坚持干了2年多了,我们几乎每天都看到他的身影,一直感慨年纪这么大的老人怎么有力气干这么多活。”村民阿弟说,老人现在已经清理了3公里多长的村道,目前清理到了菜市场附近。
“村里年轻人受到触动变得勤快了”
“阿公,该回家了。”有时看到陈老干活干得很投入,担心老人中暑,附近村民都纷纷劝老人回家。
“村里老老少少都认识阿公,学习雷锋就要向阿公学习,村里一些原本好吃懒做的年轻人也受到了触动,出外打工了。”红星村委会的村民陈月桂阿婆说,她活了80岁,也没有见过像阿公这么热心的老人。因为村道两边杂草丛生,市场里的人就往这里丢垃圾,使得村道越来越窄。今天一大早阿公来干了1个多小时,砍了许多灌木,清理了许多枯枝,村道又扩宽了2米多。
红星村委会王桂荣副主任告诉记者,有一次她看到阿公披着雨衣站在雨中,挥舞着镰刀在砍灌木,那一瞬间她感动得落泪。她劝老人早点回家,可老人仍然埋头苦干。“村道现在这么干净整齐,都是阿公的功劳。”王桂荣说。
记者问阿公打算干到何时,陈阿公说:“我要一直干到不能动的那天。”
当送记者走出家门口时,记者看到陈老习惯性地又弯腰拔起那些刚长出来的野草。
(责任编辑:Newsh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