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国内外涉老新闻
82岁老人的剪报情结
        正文浏览次数:547
  2014/12/13 11:58:48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老人在剪报 记者 陈欣 摄

 
     有人喜欢收藏古董玩意,有人喜欢收藏书法字画,家住南苑小区的82岁老人俞志敖却钟爱收集剪报,而且这个习惯已经坚持了近半个世纪。

 

     见到俞老是几天前的中午,在不足15平方米的小书房里,俞老戴着老花镜,正专心看报,读到精彩之处,老人还会用红笔划下来,作上记号。俞老身边堆满了各种剪报,大多都是近些年的报纸。俞老说,以前读报总觉得上面不少信息都很有价值,只看一遍就扔掉太浪费,于是他收集报纸,找来废旧的挂历广告纸做封面,自制剪报册。

 

     几十年来,俞老收集了不计其数的报纸资料,最早的有1956年的《红旗》杂志,后来,因为搬家,400多斤的报纸丢掉了近一半。如今,保存下来的报纸,都是他辛辛苦苦挑选出最有价值的内容,为便于查询,他把这些资料整理成了几十本剪报册,整整齐齐摆放在书房的柜子里。

 

     俞志敖老人是转业军人。年轻时参加过抗美援朝,当过某军区团委级副政委,后来转业到临安。退休之后,闲不住的俞老不断学习、读报。他说,每天看报、剪报已经成习惯,一天不读报,总会觉得生活少点什么。为了丰富自己老年生活,俞老订阅了很多报纸,每天一大早,晨练完毕,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从报箱取出当天报纸,先通读一遍版面内容,再分类仔细阅读,看到重点部分,就顺便拿笔划下来,如果自己还有些想法,也会写点文字,加以点评。

 

     前几日,《浙江日报》刊登了一篇题为《浙江部署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报道,俞老认为这是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实际行动,就将这则报道剪贴在自己的剪报册上,并在边上写道:“这是一个抓落实的问题,重在联系实际、贵在长期坚持。”

 

     最近,中国女排连败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俞老忍不住为中国女排扼腕叹息,一口气写下了:“指挥不当,缺乏理性,俞觉敏只能当教练不能当主教,俞觉敏只能当评判员,不能当指挥员。”

 

     俞老不仅关心体育事业,也关心国内外形势。在俞老收集的众多剪报中,记者发现老人收集的新闻大多是国家大事,也有针砭时弊的评论,俞老不但将这些有意义的消息做成小册,贴上封面,还时常拿出来与老伴分享。他说,几十年剪报不仅丰富了业余生活,也加强了党性修养。

 

     记者手记:

 

     俞志敖老人是位老军官,一辈子兵戈戎马,立过军功多次,晚年转业到杭州无线电二厂,后因企业倒闭及种种历史原因,退休后一直没有享受到干部待遇。这些年,老人家日子过得并不富裕,他没有自怨自艾,而是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从读书中获取生活的乐趣。俞老几十年来,俞老反复阅读,反复学习。是什么精神支撑他几十年如一日地学习?我想这或许是一位共产党员的信仰吧。

 

     信息发布:黄晓强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78岁老人挥毫纪念唐山抗震40周年
  • 2016/7/21 13:16:09
  • 老人心中的好儿子
  • 2016/7/21 12:55:56
  • 秦皇岛海港区东方明珠城第二社区免费为老人发放黄手环
  • 2016/7/18 12:46:35
  • 承德平泉县为经济困难老人购买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
  • 2016/7/18 12:43:19
  • 民政部:我国60岁及以上老人占比逾16%
  • 2016/7/18 12:34:44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