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国内外涉老新闻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乌鲁木齐八旬老人的布鞋情缘
        正文浏览次数:704
  2014/12/13 11:58:05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乌鲁木齐在线讯(记者宋春梅)5平方米左右的阳台上,一台老式缝纫机、一个两层木柜,里面放着布料、鞋底、鞋样等材料,还有榔头、剪刀、针线……这些是郑万金做鞋的家什,大半个世纪以来,他做的鞋怎么也有上万双了。

 

     8月19日17时许,记者来到了北门广电网络家属院83岁的郑万金老人的家里。他在北门附近住了几十年了,知名度还挺高,说起郑万金做的布鞋,街坊邻居都竖起大拇指称赞:“郑师傅做了一辈子鞋,他从不在外摆摊,只在家里卖鞋,很多人都是听说后才从大老远跑来找他订做布鞋。”

 

     进门之后,记者看到郑万金正坐在阳台上的缝纫机旁给布鞋锁边。他鼻梁上架着一副老花镜,左手拿一只鞋帮,右手轻转着缝纫机线轮,双脚有节奏地踩着缝纫机踏板……

 

     1928年,郑万金出生于甘肃武威,由于家贫,他16岁时进了家乡最大的鞋厂做学徒,3年后学成,在家乡鞋厂一干就是十几年。

 

     1955年春,为了更好地发展,他告别妻儿,独自一人来到了新疆,而后进新疆皮革厂继续做鞋,由于他勤奋好学,他的做鞋手艺越来越好。1957年,郑万金的妻儿也来到了新疆,同年其妻子也进了皮革厂,两人在皮革厂走过大半辈子。

 

     1990年,郑万金与妻子退休后,两人每月能拿1000多元的退休金,现在两人已拿四千多元,儿女各自成家后生活都过得其乐融融。但郑万金并没有闲住,1995年初春,他翻出所有做鞋工具,又拾起老行当,在自家阳台上开始做布鞋。

 

     郑万金做布鞋有他自己的原则,即从来不在外面摆摊,“不喜欢穿布鞋的人,即使他看见也不会买,但喜欢这种手工布鞋的人,不管多远他都会找上门来订做。”郑万金说。

     不管有没有顾客订做布鞋,郑万金每天都会在阳台上做鞋。现在因为年龄大了,他做鞋的速度慢了,五六天才能做出一双。

 

     “你看,这都是我亲手做的布鞋,面料、鞋底都不同,有单鞋、棉鞋,还有拖鞋,价格也不同。我做的布鞋便宜的十四五元,贵的七八十元,但全是纯手工制作的。”郑万金说。

 

     “你看,我们家到处堆的都是布鞋,有时感觉家里乱糟糟的,看着老头子一副执着的样子,有时我心疼也会帮他做鞋。”郑万金的老伴说。

 

     郑万金说,做布鞋是一项繁琐又费时的手工活,布鞋吸汗、透气性好。从画鞋样、纳鞋底、裁鞋帮、绱鞋等每个工序都不能出差错。

 

     “我已做了50多年的布鞋,它陪我走过了大半辈子,如果哪天不做,就会觉得少了点什么,做鞋已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现在的人追求时尚,除了老人、小孩,其他年龄的人都不愿意穿布鞋了。现在连基本的针线活,年轻人都不会做,再过些年头,做布鞋这活恐怕要失传了。”郑万金难掩遗憾地说。

 

     来源:乌鲁木齐在线原创  作者:宋春梅  责任编辑:孙锐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河北廊坊八旬老翁刘桂沅不停拼搏奉献社会
  • 2016/3/11 9:11:01
  • 天津:八旬老太擦窗被关 同龄老太出手援助
  • 2015/9/24 14:52:52
  • 昌黎八旬老农“还原”38首抗战老歌
  • 2015/8/12 16:49:58
  • 衡水八旬农民10年写出长篇抗日小说
  • 2015/6/25 9:01:30
  • 蹒跚生活,只有老人的河北小山村
  • 2015/5/25 12:01:05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