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国内外涉老新闻
退休老人21年坚持善举 百封感谢信见证大爱(图)
        正文浏览次数:317
  2014/12/13 11:57:43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老人在清点被资助人寄来的感谢信

 

     21年坚持善举传递真爱

 

     珠海老人卓杞和退休后没有停止工作 更没有停止向孤寡老人病残邻里送温暖——

 

     有种爱,叫大爱无疆;21年来,他用自己的善良、执著、信念,帮助大江南北的一个个贫困孩子圆了上学梦。

 

     有种善,叫上善若水;多年来,他用自己的退休金以及患糖尿病之躯,竭尽绵力为孤寡老人、病残邻里一次次送去温暖。 

 

     偶然间听说珠海老人卓杞和的故事,是怎样的信念让他坚持善举不懈?近日,记者赶到珠海金鼎的官塘社区采访,试图还原一位65岁普通老人21年的慈善之路。

 

     百封感谢信见证老人大爱

 

     1992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还是珠海市国土局下属单位一名普通技术工人的卓杞和在报纸上看到了“希望工程”的爱心倡议,他二话没说,给“希望工程”捐献了第一批捐款600元。

 

     那时的卓杞和自身处境十分艰辛,“家中既有年迈的老父亲,还有三个孩子,老婆没有固定工作”,而且,他当时还身患糖尿病,每个月的医药费达数百元。

 

     捐款寄出不久,贵州一个被资助的孩子给他写了一封来信,“卓叔叔,谢谢您对我的帮助!我一定会好好学习来报答您的关爱之情……”卓杞和更加坚定了帮助别人的想法。

 

     从那时起,卓杞和总会定期给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款,1994~1997年间他分别资助了青海、贵州、宁夏、山西和河南五省区的28位失学儿童。昨日,记者见到老卓珍藏着上百封失学儿童的来信,当再次打开细读时,老卓有些激动,“虽然捐献金额有限,但那是自己的一份心意。”

 

     实际上,在老卓帮助的近百学生中,除了一封封感谢信外,几乎所有的孩子老卓从未谋过面,知道的仅仅是一个个名字。

 

     儿子从不解到年年献血

 

     近年,随着义务教育免费的实施,失学儿童随之减少,老卓重心开始转向扶贫济困。

 

     记者从官塘居委会了解到,该社区20多名孤寡老人、病残邻里每年可以收到三次慰问的礼物,逢春节、五一、国庆节,老卓自掏腰包为他们送上30斤大米、5升油。谈起卓杞和,官塘居委会主任卓国春竖起大拇指对记者说“这个老大哥,好样的,他不单是济困,还闲不住,村里很多义务工作都是他热心在做。”

 

     卓杞和告诉记者,刚开始小儿子从高职毕业因一时找不到工作,不理解父亲的举动,有一回父亲一次捐赠5200多元给希望工程,孩子便埋怨他,“还不如拿这笔钱去找关系帮他找份工作。”

 

     但是,老卓坚持善举施爱心,在卓老的带动下,如今,不仅孩子,连老婆也都喜欢帮助别人。

 

     有一次,老卓打听到村中一位乡亲全家5人都无固定收入,小儿子又患绝症,住房破旧,每逢下雨便严重漏水。当时,老卓和家人马上赶到医院看望了这位乡亲,并为其旧屋维修准备了1万多元。

 

     他的3个儿子多次参加无偿献血,而当初不理解他的小儿子如今是家里无偿献血最多的一个,连续献血十多年。

 

     广施爱心缘于坚持党员本色

 

     当记者问到老卓何时开始捐赠,他却一字一顿地给记者背起了1990年《人民日报》的“七一”社论,“在纪念党的生日,每个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都应该认真地问一问自己是否忠实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己到底为人民做了什么事情。”老卓说当年珠海筹建柠溪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因为当时财力有限,发动社会捐款,他就是受这篇社论的感染,捐出100元,这也是他人生的第一笔捐款,从此一发不可收。

 

     在他的一本工作笔记本上,记者看到一份份需要帮助的贫困者、残疾人名单,另外,本子上还有这么一页,上面写着:“对退休金的支配——上缴家用1300元;糖尿病防治费800元;社会事务费(希望工程、扶贫、助残)600元;储存438元。要多参加社区和单位的捐助活动。”如今,他每月捐赠远超过了1000元,今年前7个月就已超过万元。

 

     在珠海市国土资源局的一份通讯上记者看到有这样的记录,“汶川大地震后,退休党员卓杞和同志拿出了一个月工资4407元交纳‘特殊党费’。”

 

     他说要发挥微尘的力量

 

     老卓说他正在家里筹建工作室,召集社区党员群众唱红歌,丰富社区文化生活,发挥一个老党员的余热。

 

     虽然退休了,身体又不好,但今年已经65岁的他没有停止工作,更不会停止施善。

 

     老卓有记笔记的习惯,如今他保留着89本工作笔记,在第76本笔记的首页,他摘录了当年一份《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微尘的力量”的评论:“微尘”的力量是强大的,如果大家都像“微尘”那样、利用自己的财力、物力和时间,积极参与扶危济困、救助伤残、抗灾救灾……发扬不图名利服务人民的奉献精神就能产生“众人划桨开大船”的强大合力。老卓说,他就是要发挥微尘的力量,发挥一个老党员的余热。(陈治家)

 

     【编辑:马学玲】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奖代补
  • 2016/8/1 16:09:25
  • 聚焦延迟退休:为何小步渐进 养老金是否已收不抵支
  • 2016/7/28 16:57:29
  • 秦皇岛7旬老太书写4万字手稿见证小区成长史
  • 2016/7/28 16:31:26
  •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 2016/7/26 16:13:47
  • 聚焦延迟退休:为何小步渐进 养老金是否已收不抵支
  • 2016/7/26 16:12:08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