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深圳晚报记者易芬摄影报道 65岁的肖先生是个“加上轮椅两百多斤”的残障人士,但8月17日下午,他出现在大运中心体育场。两个强壮的儿子,孙子孙女和老伴陪同,6人转车三趟,从罗湖赶来看男子、女子百米决赛。
中午1点半,肖先生一家人就从罗湖家中出发了,肖老太太提着食品和水,牵着孩子。“有些地铁站都没有直升电梯,我两个儿子抬我这加上轮椅两百多斤,累出一身又一身汗。”肖老先生说。到大运中心体育场,过安检,上台阶,一路都是热情的志愿者们赶来当“搬运工”,老人家很是感谢。
“深圳办大运会不容易啊,大拇哥!”上海人肖先生竖起大拇指。他随两个儿子来深养老,没料因为高血压,四五年前突然脑溢血进入医院,治疗了一个多月后,“捡回来一条命”。随后半边身体偏瘫的他开始了漫长的恢复过程。“我以前都不能说话,不能自己吃饭,现在基本已经能生活自理,多亏了老伴啊,儿子儿媳,孙子孙女啊。”
肖先生现在右边身体依旧不灵活,但左手无碍,他说,“我每天锻炼啊,学习左手写字、吃饭、看报纸电视,跟孙子孙女下五子棋,生命在于运动啊!”肖先生说他每天很关心时事,对大运会的举办更是全程关注,这次专门叫儿子买票,亲自来赛场感受大运会气氛。对于为什么喜欢看百米赛事,他表示,“争夺激烈啊,好看啊,运动的美啊!”他又重复一次,“生命在于运动!”(责任编辑:Newsh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