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来自市民政部门的消息称:到今年年底,我市将完成18个镇街建设56个社区养老服务站建设;将完成政府购买服务为老人提供养老1%的试点工作,有830人将率先享受免费的政府养老服务。搭建养老服务平台的大幕已经开启,居家养老服务,离老人们已越来越近了。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古人就有的梦想。这其实说的也是养老模式的一种:邻里互助、自主居家养老。每一个人都会老的,如何做到老有所养、养而能优,甚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社会发展养老事业的目标。
据估计,“十二五”我国将出现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60岁以上老年人将由目前的1.78亿增加到2.21亿,老年人口比重将由13.3%增加到16%,人口老龄化进程将加快,社会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需求将大量增加。
据市民政局提供的统计数据:截至去年底,我市已有60岁以上老年人达83000多人,每6个临安常住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老年人口比重已接近16%,同全国十二五末控制目标相近,加快发展全市养老服务事业迫在眉睫。
随着老年人不断增多,全国各地对养老福利模式的积极探索早已开始,居家养老服务应运而生。居家养老服务是指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其形式主要有两种: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服务人员上门为老年人开展照料服务;在社区创办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日托服务。而我们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也达不到提供诸如北欧式的政府全额养老服务。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已经成为入驻养老机构集中养老之外最为重要的一种模式。
就在本月17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研究部署进一步做好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工作。会议指出: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制订并实施好《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促进老龄事业更好发展,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工作目标。
与此呼应、令人欣喜的是,此前我市7月13召开的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了养老服务事业发展工作。市民政局已经着手制定全市推进养老事业发展规划。
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我市目前入驻机构养老的人员不到1200人。即便全新的临安市福利中心已经启用,并不断增加设备,也不可能全部满足养老需要。
“中国的社会伦理也决定,居家养老,仍然是大家心理容易接受的一种模式,”市老龄委副主任顾晓芬告诉记者,目前,市民政局已经着手摸底调查锦城锦北两个街道养老情况,尽管财力有限,今年全市将完成政府购买服务为老人提供养老1%的试点工作,“也就是说,今年会有830人享受免费的政府养老服务。当然,这项工作推进需要各镇街积极配合。”
此外,按照我市养老服务事业发展规划,到2012年,全市享受机构养老服务达到老年人总数的3%,也就是到时机构建设将能满足3000老人入驻。到2015年,全市将形成“9064”的养老格局,即老年人口中,以社区为依托、社会化服务为协助的自主居家养老占90%,享受政府购买服务的居家养老占6%,入驻养老机构集中养老的占4%。
“‘9064’是我们十二五发展养老事业的规划,长远目标,当然是让两头缩减中间变大,就是让6%这个数据不断变大,最终实现同欧美发达国家一样的养老福利,”顾晓芬说。
当然,即便是自主居家养老服务,其平台建设前期工作仍然复杂,真正实现这一目标也需要各方努力。首先是社会上需要更多的专业培训机构和养老服务公司出现,有足够的服务人员上门为老年人开展照料服务,其次,社区老年人服务站建设刻不容缓,以便为老年人提供日托服务。
来源: 临安新闻网 作者: 编辑: 刘方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