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国内外涉老新闻
七旬夫妇举办穿越婚礼 儿女出演重现父母金婚路
        正文浏览次数:439
  2014/12/13 11:53:53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昨晚6点多钟,南京城市名人酒店,一对年届7旬的银发夫妇在此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穿越婚礼”。伴随欢快的音乐《九九艳阳天》,这对老年夫妇牵手走上红地毯,而婚礼主持人却宣布:“女士们先生们,‘24岁’贾学良与‘20岁’王士芳的婚礼大典正式开始!”与此同时,舞台上依次出现了一组由两位模特演绎的恋人:男子身穿军装,女子身着旧时衣服。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老两口50年前没有办婚礼,这次是第一次办,但岁月逝去容颜已改,为“再现”当年相识相恋场景,他们请来儿女登台,在众多亲朋好友面前,玩一把50年风雨“穿越”。

 

     这对举行婚礼的“老新人”,两人均是两鬓斑白,“新郎”贾学良已74岁,“新娘”王士芳70岁。两个人的相识相恋经历可不像现在的青年男女自由恋爱,而是缘于双方父亲的一盘棋。那时,他们的父亲都爱好下棋,闲来无事就对坐“厮杀”,一次二人对弈时谈起了各自的儿女,你一言我一语,几个回合下来,一盘棋没下完,儿女的终身大事却已定下。于是,20来岁的贾学良和王士芳有了来往。那时,贾在部队当兵,王在学校教书,二人少有见面机会,只能“鸿雁传书”,书信中少有甜言蜜语,讲的都是革命工作。

 

     在昨天的婚礼上,“新娘”王士芳一袭白色的婚纱,手捧粉色玫瑰,脸上幸福荡漾,“新郎”穿着短袖衬衫,系着领带,一脸喜气。当着众人的面,双目对视头碰头,迎来在场嘉宾鼓掌祝福。这时,在他们的旁边竟出现了一幅带有大红画框的“巨照”,定睛一看,画框里,一名身穿旧时军装的“小伙”和一名身着旗袍的“姑娘”并肩牵手。这是怎么回事呢?一问才知,原来,这对姑娘小伙其实是老两口的一双儿女,他们扮演的是50年前的父母,那时的他们经由父母定亲走到一起组成家庭。随着儿女不断变换服饰和造型,定格出8幅不同的“老照片”,再现了这对伉俪相知相识、相爱相守的50年风雨历程,“翻过”这一张张照片,众人仿佛穿越50年的蹉跎岁月,清晰直观地“看”到了他们朴素而又感人的罗曼史。

 

     70岁的“新娘”王士芳说,她和“新郎”当年结婚时,正处在上世纪60年代的自然灾害困难时期,所以只能是“一杯清茶端上来,两张凳子放一块”,极其简洁地举行了一场没有仪式的婚礼。74岁的“新郎”贾学良说,今年初,大孙子提议应该在爷爷奶奶50年金婚的时候,“补办一场像样的婚礼”,这个提议得到亲友们的一致认同。

 

     经过几次与老两口交流,婚礼司仪海风觉得这场婚礼不应该是“补办”,而是以当年的名义举行,要在短短的一个多小时婚礼现场,让观众跟着男女主角一起“穿越50年”,真正体现出恩爱牵手50年的难忘意义。这个想法一出,立即得到了老人家一双儿女的赞成,把父母的金婚纪念和新婚典礼融合起来,那最好不过了。为了不化妆、不请别人当模特,逼真演绎这对老新人的牵手相伴半世纪的流金岁月,儿女自愿出任老照片的男女主角。

 

     策划这场婚礼的主持人海风告诉记者,原来,“新郎”贾学良当年还是一位在大比武中获得过全军第三名的军中骄子,而“新娘”王士芳则是一位品学兼优名闻四乡的人民教师。

 

     整个婚礼的二十多个节目和游戏全部自助而且精彩。在婚礼上,“新娘”王士芳唱起了歌剧《小二黑结婚》中的唱段《清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博得来宾一阵阵热烈掌声。他们的儿子贾军和女儿贾民满怀深情地演唱了《妈妈的吻》和《父亲》,“新郎新娘”大方热情地参与了9个互动游戏,与亲友们和子女亲亲热热地欢聚一堂,来自全国各地的亲友们和子女表演了十几个热情洋溢的节目。庆典临近尾声的时候,亲友们依依不舍地分别上前与“新郎新娘”合影留念,大家齐声唱起《革命人永远是年轻》这首充满深情的老红歌。

 

     责任编辑:江莉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石家庄七旬老人生活简朴却热衷植树造林一辈子
  • 2016/3/11 9:03:49
  •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术大师
  • 2015/12/24 14:18:19
  • 为方便大家买菜 丰润七旬老人“赔钱”卖菜近20年
  • 2015/11/3 16:40:04
  • 承德夫妇20年义务照顾新乐两老人
  • 2015/11/3 16:25:04
  • 保定首对百岁夫妇 携手84载
  • 2015/9/23 11:11:26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