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讯(实习生 曾虹云 贺宁 记者 王洁)“古井白沙泉,传承六百年。水源长数百里,不畏天雨数月,何惧地旱连连。水清见石底,诸君天天取,游客有佳言,此井多迷人……”记者昨日见到,一位古稀老人用自己创作的诗词来表达对白沙古井的爱护,传扬着长沙古文化之氤氲。
老人叫沈文玉,今年已77岁高龄,是一位退休老工人,已在白沙井社区居住了30余年。他与社区支部老党员志愿者守护古井多年,身为社区书画协会会长的他为白沙古井创作诗词20余篇,并将诗词赠给社区居民,与前来打水或旅游的游客共同学习。
“平时我喜欢抄写唐诗宋词。”谈及诗词创作,老人拿出自己创作的作品,其中有歌颂伟人毛泽东、杨开慧的,而更多则是关于白沙古井的。“我是古井的忠实守护者,每天要来打打水,看看古井,不然心里就很失落!”老人说道。
昨日,老人在记者面前摊开一首新写的词,白色的宣纸上,一行行词句表达着老人内心对于白沙古井的深情。“白沙古井是星城的名片,让我们一起来保护白沙古井!”日前,白沙井社区老党员志愿者、青少年等十几人组成的“爱井护井队”早早出现在古井边,向排队打水的居民、旅客宣传环保知识,倡导大家保护白沙古井。而作为其中一员的沈文玉更是拿出新作,向居民热情地赞读白沙古井。
作者:王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