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楚天金报消息(记者王璐 通讯员熊东华 实习生曹宇龙)湖北省已步入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阶段。记者从省老龄办获悉,截至今年,湖北省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794.4万人,占总人口数量的13.93%,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12.73%。据预测,到2050年,湖北省老年人口将达2149.2万,占总人口37.7%,平均每3个人中就有1位老人。
如何应对“银发潮”,日前,省委和省人民政府联合出台了《湖北省关于进一步加强老龄工作的意见》。新政将如何惠及我省近800万老人?昨日,省老龄办党组书记、主任刘长斗对《意见》进行了解读。
【优惠举措】
80岁以上老人领“长寿津贴”
意见:“十二五”期间,我省将对80岁以上老人实行全面高龄补贴制度,有条件的地方,要逐步放宽高龄补贴年龄范围,提高补贴标准。
解读:此举将下调“长寿津贴”门槛,惠及我省90万名80岁以上的老人。刘长斗介绍,我省远安县已探索对80岁以上老人普遍发放“长寿补贴”。据了解,该县80岁以上的老人不分城乡,每人每月的补贴从30元至200元不等。此外,武汉市也积极探索“长寿津贴”发放,该市将百岁老人补贴标准从每月200元调至500元,对农村4万名80岁以上的老人全部实行补贴,月人均补助50元。
贫困纯老年人户优先分廉租房
意见:享受城市低保的“三无”老人,按分类低保要求,不得低于当地城市低保标准的1.5倍。对城乡低保对象中的7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核定其享受低保标准时予以适当照顾。城市居民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纯老年人户将被优先纳入廉租住房保障范围。
解读:“纯老年人”是指所有家庭成员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新增贫困老年人户优先分配廉租房这一规定,将有利于解决贫困老人的住房问题。而“三无”老人低保标准,各地民政部门目前执行的都是当地低保的1.5倍,有的地方还高于了这一水平。
65岁以上老人免费乘轻轨地铁
意见:老年人凭《湖北省老年人优待证》免费进入公园、使用公益性文化设施。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车、轻轨和地铁。70岁以上老人免费进入风景区、宗教活动场所和公共体育健身场所,免收普通门诊挂号费。
解读:随着交通工具多样化,我省在老年人优待服务方面新增加“65岁以上老人免费乘轻轨、地铁”的举措。目前,武汉已经在尝试,规定65岁以上老人除乘公汽免费外,乘坐目前的轻轨和将来的地铁,通过办理储值票,已可享受半价优惠。
据介绍,在我省1999年颁布并于2007年修改的《湖北省关于老年人享受优待服务的规定》中已涉及了关于优待老人的许多具体内容,《意见》进一步强调,目的要求各地各部门严格执行。
全省普遍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
意见:重视老年人医疗保健服务,各市(州),县(市,区)卫生部门要制定1所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作为老年病防治中心。全省普遍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对百岁以上老人每年进行1次健康体检,实行不间断健康管理。
解读:我省要求老年病预防中心全覆盖,针对老年病共同特征,实施宣传教育、咨询普查、主动服务等综合干预措施。此外,各地还将扶持老年康复医院等,为老年人提供更优的医疗服务质量。
【养老服务】
5年后养老床位占老人总数3%
意见: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2015年前,养老床位数保持年平均增长10%以上。到2015年,养老床位总数达到老年人总数的3%。
解读:据了解,现阶段我省养老床位覆盖率占全部老年人总数1.39%,低于全国水平。为此,我省着力发展社区的养老服务功能,力推居家养老服务机构,以机构养老为补充,争取在五年后保障每千位老年人拥有各类养老床位数达到30张。在居家养老方面,意见还要求,到2015年,全省城市街道、社区要基本建立多形式、全覆盖的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在农村建综合性老年服务中心和服务站。
【银发产业】
加强对老年保健品市场管理
意见:大力发展老年旅游业,推出适宜老年人的旅游线路和服务项目。积极开发符合老年人特点的金融,理财,保险等其他产品。培育老年人群消费市场,鼓励商家设立老年人用品专柜,举办老年人产品展销会,促进流通,扩大销售。引导老年人更新消费观念和行为,促进老年群体消费市场的繁荣与发展。
解读:有人预测,老年人产业将与汽车、房地产等产业共同构成21世纪“最赚钱的十大行业”。如今,老年人在消费观念上的转变越来越快,他们已不再抱着“能吃饱穿暖就行”的观念。老年人产品所渗透的领域极其广泛:健身、医疗、生活、文化等等。
为积极应对“银发潮”,我省将着力培养为老年人服务龙头企业,打造老年服务产品知名品牌。针对五花八门的保健品推销,意见还要求,要加强对老年人用品特别是老年人保健品市场的管理,保障老年人用品质量和消费安全。
(编辑:彭湘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