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94岁老人向聚民用书法作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记者 张锦辉 摄
华龙网讯 昨天,记者走进九旬老人向聚民的家里,他正在做“日课”———每天两个小时写书法、一个小时读书。虽然步履蹒跚,但他手起笔落,毫不含糊。除了案台,沙发上、床上,都摆满了他手书的贺词———近百张贺词洋溢着他对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的祝福。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的今天。”向聚民动容地说,“为建党90周年献礼,我只能用我的笔墨来表达。”
13岁当学徒,受尽欺侮
一幅用甲金小篆对开横幅题写的贺词上写道:“……90年来,弘扬革命精神,推动科学发展,建立了市场经济……健全新型和谐小康社会。”向聚民介绍,这是他最满意的作品。记者细品,见内容铿锵、字体矫健,丝毫看不出这出自一个九旬老人之手。
向聚民今年94岁,湖北人,来重庆半个世纪了,早已把这里当成了故乡。“我在10岁的时候,读了两年半私塾,认识了几个字。13岁的时候,母亲病逝,家境贫寒,我只得去杂货铺当学徒。”向聚民回忆往昔,几近落泪,“在旧社会,我受尽了剥削、欺侮,动辄就受打骂。”他说,那时没有厕所,老板的儿子要拉屎拉尿,“我就得和几个伙计一起,架一个人肉蹲坑。”
党给了我新生,给了我工作
5年的学徒生涯结束后,1942年,向聚民在亲戚的介绍下来到重庆,在北碚卢作孚的船运公司里打杂、跑腿。两年以后,经朋友介绍,他开始在立信会计夜校读书。1949年解放后,他又如愿以偿在建新会计学校免费读书。
向聚民渴望知识,业余时间他自学书法,楷书、篆书、草书、行书都是自己琢磨。
“我要感谢共产党,因为党给了我新生,给了我工作。”向聚民说,毕业后,他按照新中国当时的政策,分配到两路口新华书店当发行员,之后又到沙坪坝新华书店工作,一辈子跟书打起了交道。
最爱《毛泽东诗词》
“我最爱读的书就是毛泽东写的各种诗词。”向聚民摊开他的小篆、草书作品———《沁园春·雪》《忆秦娥·娄山关》……洋洋洒洒,如龙临渊,如凤栖枝。而他的书架上,也摆满了《毛泽东点评二十四史》《毛泽东诗词鉴赏》《毛泽东诗词书法欣赏》等书。文房四宝处,还有一幅小篆自勉摆件,上书“年高不惰,勤奋学习。”
“书法是国宝,要传承。”2002年至2007年,向聚民为6个小学生教授毛笔字,每天40分钟,笔墨纸等一律由他提供,却分文不收。每天他看书读报,写读书心得,2009年,他被评为“重庆市十佳读书人”;2010年,获得重庆市首届老年书画比赛的优秀奖。
“是中国共产党让我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一辈子都感谢它。”泼墨写真情,向聚民铺开一张洁白的宣纸,又在构想下一阙贺词了。
记者 强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