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民网·天津视窗7月1日电:天津市和平区南营门街世昌里社区日前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展览,居民周永康展出了自己40年间收藏的红色剪报,吸引社区200多人参观。眼下,他又在忙着做新华社系列报道《伟大历程》和《红旗飘飘》的红色剪报。
今年(2011年)73岁的周永康是本市和平区世昌里的居民,昨日(6月30日)记者在他的家中看到,他的剪报作品包括红色长卷和红色剪报册两类,册册装帧精致、内容翔实。“这包含了我几十年的心血。”周永康对记者说,目前他共完成8部红色长卷,包括《中国红》《历史的记录》《人民英模》《新中国档案》等,其中,最长的《中国红》剪报长卷长达20米,《人民英模》剪报长卷长12米。而他做的各种红色剪报册多达300个,其中关于毛主席的剪报7册,周总理剪报12册,邓小平剪报6册,还有记载65位开国将帅的剪报15册等。“‘开卷有益,持之以恒’,这是我的座右铭。正因为如此,我才能坚持40年并乐此不疲。”
为了收集剪报资料,逛报亭是周永康平时的最大业余爱好,退休以后更是如此。作为报亭的常客,他对《今晚报》《渤海早报》等本市的报纸什么时间上市、哪家报亭的报纸多、何时售馨,他都了如指掌。然而,还是会有遇到意外的时候。有一次,为了做一个红色连载剪报,需要买一份当天的报纸,但由于天色已近傍晚,附近报亭里这份报纸已经卖光。周永康急忙骑上自行车,边走边问,找了十几里后,终于在红桥区丁字沽一号路上一家报亭买到这份报纸。回来的路上,天色突然大变,阴云密布,豆大的雨点随后砸落下来。当时,周永康只顾将报纸塞入怀中保护好。等赶到家时,报纸没湿,他却因为淋雨大病了一场。诸如此类的故事,对周永康来说还有很多。
在被问及为什么要做红色剪报时,周永康说:“我原本是一名普通职工,从小到大,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前、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等不同时期,从小目睹了贫困、饥饿,在党的领导下,我一步步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所以,我对中国共产党很感恩,这就是我做红色剪报的初衷!”
(记者 任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