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国内外涉老新闻
跛脚老人步行“圆梦”
        正文浏览次数:113
  2014/12/13 11:48:41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65岁高龄,右腿残疾,一辆没有车镫子的三轮车,四条小狗。他从河南南阳一路走来,要去秦皇岛看看毛主席诗词中提到的“秦皇岛外打鱼船”。这就是杨海,一个一生都在行走的孤独老人。

 

    ◎孤儿靠乞讨生存

    杨海老人祖籍山西洪洞,自幼父母双亡,他三四岁时跟着别人流浪到河南南阳,靠着邻里接济,艰难长大。“小时候没吃的,就到地里找野菜充饥,最饿的时候连草都吃。”回忆起童年,老人眼中闪过一丝惆怅之情。

    由于天生右腿比左腿短,又没有读过书,也没有任何生存技能,杨海只能以乞讨为生,“那时候就是个要饭的,有上顿没下顿的,觉得自己怎么这么不幸,生活中没有一点开心的事,也没有亲人,到处漂泊,没有安身之处,想死的心都有了。”

    ◎步行“旅游”找到生活乐趣

    初见杨海老人时,他坐在三轮车上休息,本来记者认为老人是一路骑车来到
德州的,甚是佩服。再仔细观察,才发现老人的三轮车并没有车镫子,老人说他是正月初十从河南南阳出发的,一路推着车子走到了德州。老人说,他这次要去秦皇岛,想去看看毛主席诗词里提到的“秦皇岛外打鱼船”。

    老人的三轮车车篷外面写满了对帮助过他的好心人祝福的话,老人告诉记者,虽然他没有上过学,但他20多岁的时候在南方流浪,遇到一个落魄的大学生,便跟着那个大学生学认字,也从那时候开始,能看懂书上的字了,也明白了些道理。老人说,一味抱怨地行走,不如快乐地抬头看看周围的风景,长长见识,因此,老人开始了步行“旅游”。在这个过程中,他得到过好多人的帮助,不知道怎么表达感激之情,便将祝福的话语写在车篷上,祝好心人一生平安。

    问及老人在旅途中印象最深刻的事,老人回想起了他在安徽的大山中的惊险遭遇。安徽的大山深处有很多野兽,初到安徽的杨海老人并不知道,某天深夜露宿大山的深处,遇到了野猪,多年的流浪生活让老人具备了很强的生存技能,他立刻就地静坐,屏住了呼吸,躲过了野猪。说及这些,老人总是说自己是幸运的,游览大江南北,让他开了眼界长了见识。

    老人的身边有四条小狗,都是他在路旁捡的。老人说:“看着它们被遗弃在路边,我就想到自己跟它们是一样的,收留这些小家伙,一来让它们能活着,有我一口吃的,就分给它们半口。二来和我做个伴,让我的旅途不那么孤单。”老人给四条小狗分别取名为红利、小路、张三、李四。其中,小路已陪伴着老人度过了九个年头,是老人最忠实的伙伴。旅途中,老人总是不停地跟它们说话,把它们当做自己的孩子,平时老人主要靠好心人的帮助和自己捡垃圾卖钱维持生活。

    ◎路途虽艰,但一路前行

   “虽然路很难走,但是我坚信我能走到。”说起自己的目标,老人很坚定。

    虽然没有家,但老人说处处都是家。现在的他很快乐,更懂得从生活中寻找乐趣。“为什么不找一个地方安定下来,种种菜或者干点别的事情,偏偏这么风餐露宿地走呢?”记者问。“我本来可以找个地方安定下来的,但是我不想过那种生活,我喜欢行走,喜欢到处看看,冬天我就往南走,夏天我就往北走。这次要去秦皇岛看看毛主席诗词里的“秦皇岛外打鱼船”。愿望实现后,我还想去自己出生地山西看看。”

    ◎向好心人道声谢

    与老人的交谈中,老人时常会提及帮助过他的好心人,在得知记者要对他步行“圆梦”的事进行报道时,他请求记者一定要帮他感谢这一路走来帮助过他的好心人。

    老人的脚步没有停止,对老人的采访也是边走边进行的。问及老人晚上如何休息,老人说,累了困了就停在路边睡会儿,夏天蚊子多睡不着就接着前行。

    我们祝福这位孤苦却坚强乐观的老人能一路顺风,顺利圆梦。

    □见习记者 吴杰 摄影 刘振兴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78岁老人挥毫纪念唐山抗震40周年
  • 2016/7/21 13:16:09
  • 老人心中的好儿子
  • 2016/7/21 12:55:56
  • 秦皇岛海港区东方明珠城第二社区免费为老人发放黄手环
  • 2016/7/18 12:46:35
  • 承德平泉县为经济困难老人购买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
  • 2016/7/18 12:43:19
  • 民政部:我国60岁及以上老人占比逾16%
  • 2016/7/18 12:34:44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