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慈善公益
捐款查询
基金会动态
基金会政策法规
困厄老人
批复文件
工作人员
捐款方式
热点新闻
国内外涉老新闻
省内老年新闻
涉老时政
老龄工作
老干部专栏
敬老月专栏
十九大报告专栏
时政要闻
会内动态
会内活动
活动集锦
视频新闻
省法学会老年法学研究会
法律咨询
案例选编
政策法律
社会广角
老年法律研究
老年生活
老有所养
老有所医
老有所教
老有所学
老有所乐
老有所为
老有所居
老年文艺风采
书画书法
老年掠影
曲艺风采
民间老艺人
养生堂
四季养生
健身饮食
常见疾病
心理健康
长寿百科
会内原创
原创歌曲
视频影像
《河北老年》
省老龄办专栏
关于我们
热点新闻
国内外涉老新闻
|
省内老年新闻
|
老龄工作
|
涉老时政
|
老干部专栏
|
敬老月专栏
|
十九大报告专栏
|
时政要闻
|
首页
>>
热点新闻
>> 国内外涉老新闻
八旬老人的刺绣情结(组图)
正文
浏览次数:107
2014/12/13 11:46:17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在黄万生的家里,有一个专门的橱柜盛放刺绣作品。
黄万生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进行刺绣。
“针线为笔墨,巧制天工图”是对我市著名民间刺绣艺人黄万生最好的写照,精致的绣球、惟妙惟肖的十二生肖、活色生香的果蔬……很难想象这些精致之物出自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之手。老人现在仍然坚持刺绣,用黄万生的话说,这一针一线里透出自己对刺绣一心一意的热爱。
刺绣治好了脑血栓后遗症
黄万生1931年4月生于费县农村,幼年时她跟所有的女孩子一样喜欢花花绿绿的东西。黄万生告诉记者,是奶奶将她领进刺绣世界的,从奶奶那里,她看到一根根丝线穿来穿去在或红或绿的布上绣出鲜艳的花朵、活泼的动物,黄万生为此着迷。 “我奶奶做的抽纱绣品在十里八乡都很出名。”黄大妈说,她也是从奶奶那里学会了一些刺绣的基本要领。 老人告诉记者,打小时候起,类似的手工活,她看一遍就会做。那时,她的刺绣作品虽然比不上奶奶做得那么细致漂亮,但在年轻一辈中也是最好的,乡亲们都夸黄家出了个巧丫头。“可那时家里太穷了,虽然有这个爱好,但也没钱去买丝线、绸缎,也就是哪家姑娘要出嫁了,我去帮忙,才有刺绣的机会。”黄大妈说。 1989年,老人得了脑血栓,身体活动很受限。但治疗了一段时间后,老人又拿起了针线,没想到做针线倒锻炼了她的大脑,脑血栓后遗症渐渐好了。黄大妈的老伴许传勤说:“这也多亏了她热爱刺绣,热爱生活。”
“她像《沂蒙》中的李阳”
黄万生的老家在大青山附近。战争岁月里,她于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经担任村里的团支部书记、妇救会长等职务,还曾当过当地识字班的班长。作为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等战役的支前模范,她曾多次受到嘉奖。 在战争年代,很多东西都需要手工制作。在黄万生的记忆里,给战士们做得最多的就是军鞋、鞋垫、挎包等,她还曾经给指挥员绣过钢笔套。“那时,没有钱买布,我就把自己的棉袄拆了做鞋垫。”她的针线活也因此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为她日后的刺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转眼间,战争年代成为了回忆,黄万生和老伴许传勤一起走过了几十个春秋,许传勤今年82岁了,是一名老革命战士,他当过民兵,打过游击战。 从战争到和平,苦难让老人们的感情更加深厚。回忆从前的种种,看着老伴苍老的面容,许传勤眼眶有些湿润。前一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沂蒙》勾起了两人的回忆,电视剧里的场景,仿佛让两位老人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剧中人物也成为他们的缩影。“她呀,那时候就像《沂蒙》中的李阳。”许传勤说。
走出去的沂蒙刺绣
1985年黄万生离休后,一头扎进刺绣挂饰的制作中。“经常是一拿起针线来就忘了时间,连午休也不要了。”老伴怕她身体吃不消曾经极力反对她做刺绣作品。但看到她一拿起针线来就特别投入、特别满足的样子,家人不再反对,相反,儿女们每次到外地都注意搜集各种漂亮的挂饰,“拿回来妈妈照着就做出来了,并且比人家做的好很多。”黄大妈的大女儿无比钦佩地说 在民间传统刺绣艺术的基础上,黄大妈创造性地发展了挂绣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制作技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特点,开创了“黄氏挂绣”这一临沂当代挂绣艺术的重要分支,她的作品朴而不拙,繁简得当,形神兼备。 黄万生最拿手的作品便是绣球,一个大球由十二个小球组成,每个小球又有三个椭圆型面,每个面的裁剪都很讲究,大小有一点出入就可能缝合不周全,一个大绣球从开始做剪样到完全逢制好,需要一个星期的时间。 黄大妈不仅对手工要求很严格,对材料要求更严格,从面料、丝线,到里面塞的艾草、丝绵等填充物,她都亲自挑选,以保证做出来的作品每一件都是精品。 据了解,黄万生的刺绣已经在洛杉矶、纽约等美国大城市展览过,受到了外国友人的赞扬。
传承不是问题
目前,很多民间艺术都面临传承的问题,但黄万生却不认为这是一个问题。黄万生说,她的女儿们都会刺绣,只是现在还需要上班,没时间刺绣,等退休了,她们会经常刺绣的。此外。黄万生还收了4个徒弟,她相信女儿和徒弟们会将刺绣传承下去。
平日里,喜爱她手艺的人会向她讨要一两件绣品来收藏,附近一些要出嫁的姑娘也慕名而来,恳请黄大妈帮自己绣一件纪念品。只要有空,她就会爽快地答应下来,从不收取分文。“不图名利,就是个爱好,别人喜欢就拿走,大家高兴了我也高兴。”这个观点已经被黄大妈的家人认可。 黄万生说,她制作刺绣作品,从来没想过要和“艺术”沾上边,她仅仅是在针线的纤巧世界里找到一种踏实的感觉。黄万生说,她喜欢刺绣,也会一直绣下去,直到绣不动为止…… 本报记者 王健 展萍
(责任编辑:Newshoo)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河北廊坊八旬老翁刘桂沅不停拼搏奉献社会
2016/3/11 9:11:01
●
天津:八旬老太擦窗被关 同龄老太出手援助
2015/9/24 14:52:52
●
昌黎八旬老农“还原”38首抗战老歌
2015/8/12 16:49:58
●
衡水八旬农民10年写出长篇抗日小说
2015/6/25 9:01:30
●
蹒跚生活,只有老人的河北小山村
2015/5/25 12:01:05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