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年春节前,65岁的石文奎就搬上楼房了。
祖辈居住的村子拆了,记忆还在,老人用画笔,把已经夷为平地的旧村又活现在村人面前。
走进石文奎老人的周转房,客厅的地砖上铺满了画。“瞧,这就是我家。”指着画中的几间房屋,老人颇有几分感慨。
老人的家——房山区长阳镇水碾屯旧村,现在已经在地图上消失。这个有着700多户人家的村庄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而被整村拆迁。
村庄消失了,石文奎和乡亲们心里多少有些不舍。不过,有心的石文奎却用画笔将水碾屯村的村容村貌画了下来,“给大伙儿留个念想!”
说起自己的画,石文奎打开了话匣子。很早之前,他就想给村子画一张全景图,还原旧时的村庄模样。2006年他开始着手,用了半年多时间,在2007年夏天,一幅反映上世纪六十年代水碾屯村旧貌的水墨画诞生了。石文奎凭着记忆,将40年前村里村外的院落、房屋、祠堂以及水井、碾子、小河等一一对应画了出来,连当时富裕人家婚丧嫁娶时的隆重场景也描绘得栩栩如生。
当石文奎向笔者展示他画的第二个版本——改革开放后的水碾屯村时,老人感慨万千。宣纸上描绘了近些年水碾屯村的村容村貌,大到房屋、道路、学校,小到阅报栏、村中花园和其它公共设施,与40年前的村庄形成了鲜明对比。这次全景素描共用了9张2尺宽4尺长的宣纸,规模比第一个版本大,内容也更丰富。石文奎说:“这组画我画了三遍初稿,目前已完成前期素描,下一步将进入着色阶段,得花半年时间。等到秋天着色完工后,我要用水墨画向乡亲们同时展示今昔两个版本的水碾屯村,到那时候就能看出人们生活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了。”
今年年底,石文奎老两口和他们的3个儿女将分别入住90多平方米的回迁新居。“三套两室一厅和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同在一栋楼里。”石文奎期盼着回迁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