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国内外涉老新闻
92岁退休老人真情谱写大爱
        正文浏览次数:103
  2014/12/13 11:42:00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本报记者 岳娜 通讯员 张裕山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容易,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在峄城区底阁镇就有这样一位老人,他一生中帮助过的人不计其数,他总是在想着怎么才能为别人做点什么,只有这样心里才算踏实。自1980年底阁镇敬老院建成以来,每年他都来院2至3次,为老人送钱、送物,用自己的方式奉献着爱心,用一生的时间向世人唱响了一曲和谐的爱的赞歌。他就是底阁镇曹庙村原枣庄长途汽车站退休工人———董凤山。

  帮助别人俺从心里踏实

  董凤山老人今年92岁,春节期间,董风山老人在孙子的陪同下,为底阁镇敬老院的五保老人送来了围巾、手套、点心等物品。近日,记者去他家看望他时,他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悠悠岁月在他的脸上刻满了皱纹,老人一脸的慈祥,说话的时候脸上时刻挂着微笑,目光炯炯有神,思路敏捷,听老人说:“除了耳聋以外, 其它没什么大碍,只是岁数大了,腿脚行动有些不便,生活基本能够自理。”

  董凤山老人生在旧社会,童年是贫穷而又痛苦的,那时候家里没有吃的,再加上父母去世的早,8岁就跟着哥哥在地主家里打短工,也是吃了上顿没下顿。董凤山老人说:“那时的生活真的叫苦,我儿时最大的梦想就是什么时候能好好地吃饱肚 子。”老人在说话的时候,眼中流下了混浊的泪水。那时,国家也穷,都吃不上,董凤山家的生活更苦,都是要着吃。1958年的春天,董凤山跟着村里的人到枣庄要饭。当时,正是大炼钢铁时期,工人稀缺,都不愿当工人。那时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一级工,二级工,不如社员一沟葱。”很多人都想回家种田吃上饭而不想当工人, 因为当时董凤山家比较贫困,回家也吃不上饭,所以就留下来在枣庄长途汽车运输公司当了工人,当时董凤山39岁,从那以后生活才慢慢好转。“是共产党让俺吃上了饭,过上了好日子,俺不能忘了本啊!”董凤山老人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平时的生活非常简朴,一盘咸菜能吃上半个月,省下的钱接济周围比他更困难的人。

  我走不动了就让儿孙来

  董凤山老人一直在枣庄居住,在前年的麦收前,由于腿脚不好,是孙子骑着三轮车陪他来底阁敬老院的,院里的老人来了一批又一批,院长换了一个又一个,可董凤山对他们来说,就像是自己的亲人,是多年都不会忘记的亲人。住在102房间的李广明大爷,从自己衣柜里拿出一台收音机,他跟记者说:“这是1990年,董凤山给俺买的,俺只随便说了一句,要是有台收音机听听广播那该有多好啊!谁知没过多久, 董凤山就给俺买回来了,俺是真的感动啊!他比俺的亲人还亲。”住在108室,85岁的王玉美老人,胃一直不是很好,她跟董凤山说:“俺想让你在枣庄给带点好药。”他二话没说第三天就托人把药带了回来,没要一分钱。敬老院院长魏娟告诉记者,近30年来,董凤山为敬老院送去的物品及钱已有3万余元。

  “我今天的生活是共产党给的,我非常同情那些没儿没女的老人,我只想为他们做点 什么,表达我自己的一片心意。”采访中董凤山跟记者说。“1980年底阁镇建成敬老院后,当年年底,我就为他们送来了肥皂、毛巾、白糖、红糖、点心,看到他们那么高兴,我心里非常满足。以后每年,我都会来2到3回,看到他们缺什么我都会适当的带点。现在年龄越来越大了,走不动了, 我都让儿子或是孙子带着我来看看他们,再给点钱。”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董凤山老人的经济不是很宽裕,前些年的工资也很低,直到现在也才能领到1300元,除去生活开销及看病拿药外,所剩无几。但是他用行动展现给我们的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爱,最真挚的情。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聚焦延迟退休:为何小步渐进 养老金是否已收不抵支
  • 2016/7/28 16:57:29
  • 聚焦延迟退休:为何小步渐进 养老金是否已收不抵支
  • 2016/7/26 16:12:08
  • 78岁老人挥毫纪念唐山抗震40周年
  • 2016/7/21 13:16:09
  • 老人心中的好儿子
  • 2016/7/21 12:55:56
  • 秦皇岛海港区东方明珠城第二社区免费为老人发放黄手环
  • 2016/7/18 12:46:35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