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摄影 温传斌陈克老人。
本报记者 温传斌
一位96岁高龄的老人剪报剪出一套科学养生经,将自己的老年生活过得有滋有味。6日上午,记者走进朝阳区西昌小区离休老干部陈克的家中。
剪报动手又动脑
走进老人的房间,只见老人正在剪报,桌子上摆满成堆的剪报,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健康保健、书法、时事政治、天文地理、文化摄影、长春历史、人文景观、商界大观、革命战争史等…… 各类剪报集足有60多本,每本有几十页剪报,堆起来足有1米多高。
老人拿起剪报和记者侃侃而谈,1982年他离休后先是到长春老年大学学了几年书法。后来他发现报纸上有许多内容和科学常识很有意义,值得收藏。于是开始剪报,分门别类装订成集。20多年来剪报已成为他生活中的一项业余爱好和不可替代的精神寄托,每天乐此不疲。老人觉得剪报既动手又动脑,使自己在晚年老有所学,同时也增加了生活情趣,延缓自己的衰老。20多年,老人平均每天要花费3个多小时剪报。
记者翻开一本本泛黄的剪报集,发现老人最关心的是国家大事、城市建设、精神文明和养生之道。每本剪报集还有老人手写的封面,像《人民子弟兵风采》、《电影喜剧明星集》、《净月潭景观》等等。
让记者注意的是,一本名为《长春大地景观多》的剪报集意义非凡,里面的图片记载着长春这座城市各个时期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
养生也要讲科学
记者在老人的桌子上看到一本粥书, 拿起一看,书里介绍的各种营养粥近百种,不少书页上都做了标记。家人指着一个砂锅告诉记者,他每天晚上都用砂锅熬营养粥。为了使配料更准确,他还自制一个称量的小秤。
谈到养生,老人兴致勃勃,他说:“老年人老了,身体机能都下降了,因而要加强营养。我常年吃核桃、花生、芝麻、板栗和水果。每天作息时间有规律,不抽烟不喝酒,饮食定量也很清淡。每天晚上入睡前和早晨起床时我都要按摩手脚和头部的穴位,促进血液循环。”为了经常锻炼手部,老人还将工地废弃的边角石料磨成小石板,在上面雕刻上许多名言警句。
老党员不忘献爱心
望着眼前这位精神矍铄96岁高龄的老人,很难想象20多年前他得过一场大病。1989年老人患上膀胱癌,但老人没有恐惧和消沉,手术后认真进行后续治疗,锻炼身体,20多年没有复发。老人觉得生活中还有许多事值得他去做。
谈话间,适逢老人的一位好友来访,他告诉记者,陈老1939年到延安参加革命,离休后仍不忘尽党员的义务。1997年,为庆祝党的生日和香港回归,老人主动向党组织交了5000元党费。2010年,玉树地震后,老人让家人将1000元捐款送到长春市老干部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