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国内外涉老新闻
退休老人十年绘制“清明上河图” 卷中人数近万
        正文浏览次数:104
  2014/12/13 11:41:25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龙华长卷有25米长 摄影 陆翔
龙华长卷有25米长 摄影 陆翔

  晚报记者 冯兰蔺 通讯员 殷志军 报道

 

  68岁的退休职工岑新国用画笔留下了一段如今存于记忆中的过往——一幅25米长、0.46米高的龙华版“清明上河图”。目前,画面中的一些景物已被规划,有望再回到现实中。

 

  历时十年完成画作

 

  岑新国是原上海木材公司退休职工,土生土长的龙华人。龙华古镇的小街曲幽,小桥流水,双狮盈门,江南民居以及龙华寺的香烟缭绕等至今历历在目,令他难以忘怀。

 

  随着市政动迁,龙华古镇几番沉浮,老岑说,如果不用手中画笔记录下来,后人一定不知道龙华“真面目”。为了搜集古镇的资料,老岑倾囊获取所有相关图片、文字资料,甚至硬是拽着老伴搬回龙华,从构思画作到完成,前后整整历时十年。由于师承张大千弟子山水画家伏文彦,因此“以工笔带写意”成了整幅画的主基调。他先在小稿上用铅笔平透视打框,再像“GPS”般定位扫描。

 

  画卷人物数量过万

 

  记者在老岑的家中看到,这幅25米长,0.46米高的龙华版 “清明上河图”,以“江南遗珠桃源春,前尘风物龙华韵”开卷,分为乡村、庙会、老街、龙华港四大部分。在画卷里,涉及店铺30余家,白墙黛瓦民居千余幢,工、农、兵、学、商、老人、孩童、警察等近万人,杨柳、桃花不计其数。

 

  最有名的要数至今尚存的龙华庙会。他回忆,因为庙会涉及人物众多,为了使人物传神,栩栩如生,当时特意用照相机在七宝、青浦朱家角等江南水乡抓拍人物造型、动作等,回来进行二次加工。

 

  老岑说,“一棵柳树一枝桃”,这是当年古镇小巷两边的真实场景。桨声船影、小桥流水,这就是当年的龙华港。俗话说 “龙华十八弯,弯弯见龙华”,在明代,龙华港穿镇而过,东接黄浦江,西连漕河泾、蒲汇塘,古镇与上海其他地区人和货物来往十分便捷。

 

  “龙华长卷”估价过万元

 

  说来也许令人不信,十年来,老岑用坏的画笔就有数十支,整个画作工本费达万余元。有人目睹“龙华长卷”后,直呼至少值50万元。老岑笑,从未想过发财,只为留存记忆。

 

  目前,徐汇区区政府已实施的龙华综合改造:龙华塔将重新“浮出天际线”。改造后,塔周边的建筑总量要比现在少,一些已不符合城市风貌要求的建筑将被拆除,新的建筑将限高12米,不准超过龙华塔,以此和周围历史建筑遗存相协调。

 

  原来密布在江边、河道的沙石料码头,如今变成了绿化景观和亲水平台;原来的空港将变身为航空服务产业区,龙华港还设想恢复重建香花桥。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聚焦延迟退休:为何小步渐进 养老金是否已收不抵支
  • 2016/7/28 16:57:29
  • 聚焦延迟退休:为何小步渐进 养老金是否已收不抵支
  • 2016/7/26 16:12:08
  • 78岁老人挥毫纪念唐山抗震40周年
  • 2016/7/21 13:16:09
  • 老人心中的好儿子
  • 2016/7/21 12:55:56
  • 秦皇岛海港区东方明珠城第二社区免费为老人发放黄手环
  • 2016/7/18 12:46:35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