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国内外涉老新闻
72岁的孤寡老人被村民尊称为“最有爱心的人”
        正文浏览次数:103
  2014/12/13 11:39:55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黑灯瞎火的夜晚,他连家里的电灯都舍不得开,一个月电费花不了几元钱;平日里,他一碗芋艿要吃上好几顿……就是这样一个省吃俭用的老人,他却在近30年里捐款数万元,被村民们尊称为“伢村里最有爱心的人”。这位72岁的孤寡老人叫俞宪潮,家住新昌县回山镇雅里村渡河自然村。

  俞宪潮一生未娶,在村里他是一个普通而又平凡的人。但进了村只要说起他的名字,村干部和村民都夸他是个了不起的大好人,不管村里还是村外,只要有公益活动或者有村民家遭遇困难,他二话不说捐款总是第一个上。

  村民还向记者说出了老人最早的爱心行动记录。那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当时俞宪潮还在安徽黄山市打工,当地刚好要建一座石门电站,俞宪潮得知后,赶到当地风景区管理处,拿出打工积攒下来的300元钱捐上,当地管理处的工作人员收到这笔钱后很激动,数次婉拒俞宪潮的捐款,俞宪潮态度坚决,一定要捐,一定要他们收下。老人后来回忆说,说真的,黄山风景真美,他也算为风景区出过一把力,但至今没有去观赏过黄山美丽的风景。
  对于身边的公益事,俞宪潮更热心。1992年,回山镇建水库,老人一得到消息,当即与老母亲一起拿出2400元捐到了水库管理部门,还说,“水库的水是大家喝的,也有我们家一分子,理应作奉献。”村干部老严说,20年前,这笔捐款数实在是有些重的,俞大伯家很贫穷,他们却拿出那么多钱来捐款,对当时修建水库是一种非常鼓舞人心的举动。当时水库管理部门还专门为他们母子的义举立碑。2008年11月,邻村前陈村要修桥,俞大伯得知情况后,立即赶到前陈村捐上了300元。

  这些年来,已上了年纪的俞大伯平时没有固定收入,基本上靠每月百把元的低保金在生活,但他从不抱怨生活,乐观向上是他一贯的做人心态。有人劝他,自己日子过得好些,以后别再捐了。老人说:“我愿意这样做,别人有困难的事就是我的事!”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河北孝亲敬老之星办养老院 照顾孤寡老人不要钱
  • 2015/12/2 11:19:38
  • 秦皇岛爱心按摩师:坚持助困27年
  • 2015/12/1 15:04:08
  • 赵县“傻”大妈照顾孤寡老人42年
  • 2015/11/19 16:27:52
  • 平乡残疾村医建爱心敬老院 20多位孤寡老人免费入住
  • 2015/10/19 15:12:24
  •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方队
  • 2015/8/5 10:20:32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