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国内外涉老新闻
71岁老人办学16年招收万名农民工子女
        正文浏览次数:754
  2014/12/13 11:39:51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本报讯(记者陆涛 通讯员赵彦平) “我只想办一所穷人家孩子上得起的学校。”昨日,记者来到位于东西湖区荷包湖107国道边的武汉精英文武学校,去看望一位生病卧床一年多,仍坚持办学育人的老人,她就是武汉精英文武学校71岁的老校长李玉英。

  办农民工子女学校

  缘于年幼悲惨生活

  走进李玉英的房间,她正给围在床前的初三学生们上心理辅导课。尽管缠绵病榻,可老人依旧执着地坚持教书育人。

  谈及创立这所学校的缘由,李奶奶说这源于自己的成长际遇。

  2岁的时候,李玉英的父亲不幸去世,患有严重风湿病的母亲带着她挨家乞讨,几度差点丧命。娘俩漂泊到武汉,偶遇武汉十七中一位陈老师搭救才在武汉落下脚,正是这一人生际遇让她懂得了报恩社会。

  1995年的一天,李玉英退休刚一个月,她到一所小学办事,见有个衣衫破旧的农村妇女带着3个女儿来求学,由于没有武汉户口,又没钱,农妇最终还是无奈地带着孩子离开了学校。“这不就是小时候的自己吗?”李奶奶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从那时起,让进城农民工的孩子能读书,就成了我退休后的人生目标。”当年,她东拼西凑50万元,在汉口堤角一中学校园内挂牌成立了“武汉市精英文武学校”。 16年来,她七迁校址,竭尽全力为农民工子女提供全部住宿就读的环境。

  刷墙电焊全是自己做

  省钱置办教学设备

  去年11月,李玉英确诊为腰部骨折,每天吃中药,经常夜间痛得睡不着觉。因为舍不得12万元的手术费,她一直在家保守治疗。李玉英说:“12万元能为孩子们做多少事啊,丢在手术台上就太可惜了。”

  躺在病床上,李玉英满脑子想的是工作。前几天,她把学校老师叫到身边说:“找几个刷墙的师傅学一下手艺,咱们把教室的墙都刷一下。能干的我们就自己干,争取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孩子们身上。”

  为了节约用钱,教室窗户的防护网是老师们自己买来钢筋,一根根焊接上的。李玉英发动学校师生,在校园内自己种菜,节省食堂开支。就连铺设在学校操场上的橡胶跑道,也是李玉英和学校老师们寻找废弃运动场,一块一块割回来粘贴而成的。省下的钱,她全部用于置办教学设备。

  “特招”37岁男子读初中

  圆大龄青年求学梦

  谈及学生,李玉英给我们讲了一个37岁大龄学生的故事。

  2008年3月,精英文武学校来了位大龄青年,见到李奶奶便双膝跪地,李奶奶见他年纪不小,还以为是学生家长,细问才知他是来求学的。

  男子介绍,他名叫李永军,37岁,19年前,因厌学而主动退学,没有拿到任何学历证明。走上社会后找工作处处碰壁,受人歧视。后来,他在一家乡镇企业找到工作,可是一直无法走出自卑的阴影,想重新回到学校完成学业。几年间,他找了多家中学,均遭拒绝。

  面对慕名前来求学的李永军,李玉英决定“特招”他重读初三,圆一位大龄青年的求学梦。

  李永军学习刻苦,顺利读完初三,可是因为年龄问题,他的毕业证却迟迟办不下来。为了帮李永军拿到毕业证,李奶奶三番五次到教育局及李永军母校办手续,当她把崭新的初中毕业证放在了李永军的手里时,37岁的李永军泪流满面。

  16年来,累计有1万名农民工子女学生在她的学校读书毕业。其中,还收养过37名孤贫儿童,全都免费提供食宿、读书,学校还先后替500多名困难农民工子女减免了学杂费。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78岁老人挥毫纪念唐山抗震40周年
  • 2016/7/21 13:16:09
  • 老人心中的好儿子
  • 2016/7/21 12:55:56
  • 秦皇岛海港区东方明珠城第二社区免费为老人发放黄手环
  • 2016/7/18 12:46:35
  • 承德平泉县为经济困难老人购买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
  • 2016/7/18 12:43:19
  • 民政部:我国60岁及以上老人占比逾16%
  • 2016/7/18 12:34:44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