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国内外涉老新闻
老人制地图游历全国 被称当代徐霞客
        正文浏览次数:416
  2014/12/13 11:39:37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他用10年时间,行程38万公里,走访全国2500个县市区,搜集各地地方史志,为的是建立一个“地方史志博物馆”,供人参观浏览。他叫董克明,今年73岁,新疆伊犁人,退休后因四处游历,被熟人称为当代徐霞客。

  “3月10日,我就出发去四川和云南了。”3月1日上午,记者电话联系仍在新疆伊犁家中的董克明,他语气坚定地说,要尽快走完还没去过的地方。

  据介绍,老人曾做过多种职业,退休前是名教师,但无论在哪个行业,他对历史的兴趣从未改变。2000年,退休后赋闲在家的董克明发现国内很多县区市没县志馆,于是产生一个想法——搜集全国各县市区地方史志,之后在家乡建一个“地方史志博物馆”,以便与自己有相同爱好的人们参观。

  说干就干,同年7月1日,为走遍全国的县区市,董克明买了一辆摩托车。并将行程范围定在新疆,1年下来,他的摩托车跑坏了。“我们新疆太大了,‘不到新疆,不知道祖国之大。’这话一点都不假。因为没能走完整个新疆,我又买了一辆新摩托车。”他说。

  2002年,董克明走访完了新疆的县级单位,走访随即延伸到其它省份。甘肃、宁夏、内蒙古、河南、湖北、湖南、浙江、上海……随着走访范围的扩大,开始有人称他为“徐霞客”。

  2002年,游历到内蒙古的董克明住上了一家最便宜的宾馆,这让他至今念念不忘。“当时,我去那家宾馆问价,老伴伸出两个指头,我以为是20元,没想到,对方说是两块,我惊呆了,结果房间里有桌子,环境还可以。”他说。

  除两元宾馆的惊喜外,董克明遇到更多的是困难。在南方,几乎天天下雨,淋雨是常事。“第一次淋雨是在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上午天还好好的,下午就下雨,把人淋得全身湿透,只好把外套脱下来晾。”董克明说。
  对董克明来说,旅途更大的困难是迷路,再就是到处找各地县级政府部门索要地方史志。尽管遇到这多困难,但董克明始终没退缩。

  2006年5月,伊犁当地有关部门给董克明提供一辆吉普车,有了车,董克明再出门时就带上了老伴祁巧玲。“为旅途方便,我们冬季走访南部省份,夏季走访北方省份。主要沿国道前行,一般先到各省的省会,之后再向全省其它县市区推进。”董克明说。

  10年的旅途,董克明最得意的“向导”莫过于他自制的巨型中国地图:“地图有60多平方米大,是我用88张大白纸拼贴后制成的,地形和各省市区的分界线也是自己绘制的。”通过照片,记者看到,董克明绘制的地图上除了详尽的地名之外,还有密密麻麻的红色印章。“我每到一地,除搜集史志,还会到当地政府,要他们给我留下印章。”董克明说。

  对董克明的旅程,老伴祁巧玲开始并不赞同,后来才慢慢支持他。“他退休了,到处跑跑看看,做些有意义的事儿,也蛮好的。”祁巧玲说。

  接受记者采访时,董克明的儿女一致表示,父亲退休了,应该做他想做的事情,他们支持他。“老人之前有困难,只要来找我们,我们都尽量帮了他。”伊宁市外宣办工作人员通过电话告诉记者说。

  董克明每到一地,就会写下旅程记录,从2000年到2010年,根据摩托车和吉普车的里程表记录,他更换了5辆摩托,行走了38万公里,耗资20余万元(大部分自费),累计搜集了地方志2500余册。

  总结10多年的旅程,董克明说,除收集到史志的喜悦外,更让人感慨的是祖国大好山河的魅力,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文化和自然风景,这些能在有生之年都亲历一遍真是一件幸福的事儿。

  “全国总共2800多个县区市,我已走访2500多个,现在还有四川、云南、西藏、香港、澳门和台湾,今年我计划走完大陆省份,明年我将办证去港澳台,绝不落下一个县区市,这样,我的旅程才能画上圆满句号。”董克明说。




录入:bdln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78岁老人挥毫纪念唐山抗震40周年
  • 2016/7/21 13:16:09
  • 老人心中的好儿子
  • 2016/7/21 12:55:56
  • 秦皇岛海港区东方明珠城第二社区免费为老人发放黄手环
  • 2016/7/18 12:46:35
  • 承德平泉县为经济困难老人购买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
  • 2016/7/18 12:43:19
  • 民政部:我国60岁及以上老人占比逾16%
  • 2016/7/18 12:34:44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