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怪老人”:50年来过着田园式的生活
正文浏览次数:103
2014/12/13 11:39:31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在湖南省平江县大洲乡龙洞村的增加洞,住着一位85岁的老人,一生未娶的他,从不与人来往,近50年来未走出过增加洞的洞门,过着自给自足、与世隔绝的生活。
穿着打扮很奇怪
在平江县大洲乡龙洞村增加洞,爆料人带着记者,顺着一条土石路,沿着小溪而上,走了约1.5公里路程,来到了零星散落的几栋土坯房前。记者看到,一位满头白发、长胡须的老人,正在两间年代久远、显得很破旧的土坯房前用一根竹竿翻晒着什么。
“这就是怪老人邹快兴,你们在这里等我,我先过去和他说说。”爆料人一边向老人说着什么,一边用手比划着,老人却不时摇着头,从他嘴唇的张合频率中可以看出,老人并没有多少言语。
这一等就是一个多小时。
“他是一个非常古怪的老人,从不与人往来,就是同村人也一样,我好不容易做通了他的思想工作,你们可以去了,但说话要注意,不要惹着他,不然你们就白来了……” 爆料人一边在前面领路一边不断嘱咐记者。
走近后,记者这才正式一睹老人真容:身体很单瘦,脸色红润中略微带着些许老人斑,腰板笔直,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衣服,衣服上用不同的线条打了不少补丁。从正面看,老人的花白头发大半都束在脑后,还有一些长发零零散散地披落在肩上,显得很是凌乱。
来之前,爆料人就曾有好几次提到老人脑后用头发编织的圆盘,勾起了记者强烈的好奇心。见面后,记者特意转到老人身后,尽管做好了思想准备,但乍一看还是很吃惊:灰白色的头发,编织成一个如钵大的圆盘,高高挂在老人后脑勺。记者估算了一下,要用头发编织成一个这么大的圆盘,头发长度最少要到小腿以下才行。记者几次举起相机想拍下来,老人似乎很忌讳别人窥视他的“宝贝”,脸带怒容走开了。
生活习性很独特
“他呀,有钱也不用,除了盐以外,基本上就是自给自足,两身衣服也不知道穿了多少年了,我们替他算了下,他平均每天的开支还不到三角钱呢!”附近村民听说记者要采访怪老人,纷纷围了过来替他“自我介绍”。
“他是一个抗美援朝老兵,国家每月发给他几百元钱的抚恤金,而且他在山上有大片树木,但他就是不去换钱用!”
“不知道他这个人怎么想的,从不到别人家坐,也从不吃别人的饭菜。他至少有40多年没有走出过增加洞的洞门了。”
“他平时有些什么娱乐活动呢?难道没有一点爱好吗?”记者不死心地问道。
“娱乐活动?他连电视都不看,到现在也没有用电灯照明,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晚上实在要照明,就用干柴点火……”一位村民笑着对记者说。
正值午饭时间,记者走进了老人所谓的住所,破旧的土坯房中,环视老人的两间房后,用“清贫”二字来形容也不妥当,因为房内除了一张床、一张桌外,剩下的就是做饭必用的生活炊具了。在房中最惹眼的“装潢”是,一根占据了大半间房的竹竿,挂满了烟草。
“这是我自己种的草烟,烟叶足够我吸到明年收烟草的时候。”见记者在打量这些烟草,老人突然说了第一句话,让记者又惊又喜,再想多问,老人却又不理会了。
房间一隅,有一个用泥巴垒成半人高的土灶,上面放着一只现在很难再看到的铁锅,锅中正煮着南瓜,但却看不到半点油星。此时老人从外面提着一桶水回来,“您就只吃这些南瓜?”记者试探着问老人,“是,”老人简单地回答后,便在一旁拿着一根用竹子做成的烟杆吸起烟来。
“您当过兵,是吗?”
老人一听这话,又似乎来了精神,“我在山东省榕城当过兵,是空军地勤,1953年入伍,到1957年才退伍,当时我已经26岁了。那时经过平江县城,听说现在县城和以前不一样了……”老人说这些话的时候,眼中似乎有些向往,一直盯着远方。
“您现在完全可以过好一些,为什么还要这样节俭呢?”记者问出了心里最纳闷的地方。
老人有些不高兴地盯着记者:“我当过兵,知道怎么省,现在很多东西都是白白浪费,想想我们当兵的时候吃的是什么呀!”老人说完这句话后再度缄默。记者几次试着与他沟通,老人总是默默走开,不再开腔。
生产方式很原始
村里一位老人告诉记者:“他从不储备粮食,如果家里没米了,南瓜、玉米粉、甚至山上的野果都是他的主食,他很少生病,即使病了,也是自己到山上找草药自医,可能是命大,每次病很快就好了……”
“他这个人虽然有点怪,但却很勤快,用锄头挖田栽禾苗,播种的时候,他总是天没亮就起床,下雨天也不例外。身为邻居,看到他挖田土很吃力,也劝他用我们的耕牛,他连理都不理呢!有时候,看到他用原始箱打稻谷很累,就借给他稻谷机,他却说我们多管闲事。可能他今年身体差了一点,租了我的牛耕田,我不收他的租金,他反而发起脾气来……”老人的邻居开始对记者“告状”。
在老人的房外,记者确实看到了一个用几块木板做成的原始打谷箱,那是全靠用手力摔打的原始打谷工具。记者几次试着用手提、用肩扛,但都没能挪动打谷箱一点。
“你看他的力气有多大,都80多岁了,这个打谷箱估算一下也有百来斤重量,他都能扛在肩上走一里路程去田里打稻谷。他的蔬菜、庄稼长虫了,从不用农药杀虫,只用水枪喷洒石灰水来杀害虫,石灰水是他自己调制的,水枪也是自制的。有时候石灰水没有把害虫杀死,他就用手去捉虫子,如果太多了,他就用柴火烧的浓烟来熏虫。他也从不到商店里买肥料,只是用做过饭后的柴火灰混合人粪当肥料用。这些都是‘原始社会’的做法。”
“老人一生唯一的朋友可能是以前教他治蛇的老人,他治蛇很有一套,有人被蛇咬了,要他治的话,不能说给钱和东西,不然他就不治了。他在当地治好了很多被蛇咬伤的人呢。”又一位村民介绍道。
也许常人看来,邹快兴老人的生活、行为举止有些奇特甚至古怪,但是,人活在世间,各有各的活法,只要快乐就行。这可能正是邹快兴老人的一种快乐活法吧!
(摘自《今日女报》)
(责任编辑:xhcen)
热点文章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