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目前,政府职能部门正努力用各种社会保障手段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够“老有所养”,“如何养”则是考验政府执政能力的一道考题。西藏自治区提出将在未来五年加强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和设施建设,积极发展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的社会福利事业,推进儿童福利院、社会福利院、农村敬老院、老年护理院的建设,改善孤残儿童、孤寡老人的收养供养条件,建立适度普惠养老服务体系,让集中供养率从现在的27%提高到50%。日前,记者来到了敬老院和福利院,探访了那些现在住在里面生活的孤寡老人们。
3月1日下午,拉萨市曲水县聂当乡敬老院内,80岁的仁增收到了藏历新年前的一笔慰问金,她双手合十,向爱心企业家说着感谢。仁增老人是最早住进聂当乡敬老院的孤寡老人,如今,她在敬老院有了很多朋友。“我们相处得像亲人一样,每天有人做饭打扫卫生,我们不愁吃穿,环境也越来越好了。”
聂当乡敬老院成立于1983年,2010年4月份迁到了现在的新址。聂当乡乡长尼玛对新敬老院给老人们带来的舒适和便利感到满意:“现在敬老院内安装了10盏太阳能路灯,保障老人晚上出行的安全,这里还设有专门的食堂,配有5个工作人员照顾老人们的饮食起居,为老人们设计的澡堂也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敬老院有一部专车,确保老人一旦出现急性疾病不受耽搁,院内的健身器材也方便老人们活动和锻炼。”
同样, 这些良好的公共服务设施在曲水县福利院也建了起来。这些配套设施的资金均来自福利彩票公益金。
曲水县福利院内有自己的温室大棚,里面种着大白菜、小白菜、萝卜、菠菜等蔬菜。该院负责照顾老人们饮食起居的工作人员次央介绍说,上周老人们吃到了温室大棚长出来的小白菜,既新鲜又方便。
除了温室大棚,曲水县聂当乡敬老院和曲水县福利院都建有自己的猪圈和牛棚。猪长肥了就送到市场去销售,换了钱给老人买日常生活用品和购置衣服。
3月1日下午6点,晚饭时间快到了,曲水县福利院的工作人员正忙着准备晚饭,厨房案板上摆满了搓好的面片。“老人们都爱吃汤食,今天晚上吃牛肉面片。”在厨房忙碌的工作人员说,老人们胃口都很好,非常喜欢吃牛肉,平均一个月就要买一头牦牛。为了让老人吃好,福利院每周换一次食谱,保证每天三餐不重样。
曲水县福利院也于2009年完成了新建,从运行到至今,先后集中供养了100多名五保老人、无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老复员军人、三老人员以及享受国家“一孩双女”政策的孤寡老人。
在花园式的曲水县福利院内,一排排藏式房屋便是老人们的家。仓觉老人和她的好朋友达娃住在一起。当太阳开始西斜,仓觉忙招呼达娃一起出去晒晒太阳,并喝上一口暖暖的酥油茶。对于这里的老人来说,冬天并不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