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国内外涉老新闻
六旬大爷组队练健美 单手可举80公斤石锁
        正文浏览次数:106
  2014/12/13 11:38:46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走进任师傅的家,简直是一个家庭健身房。“因为每天都要锻炼3个小时左右,有时候天气不好实在不想出去,就逐渐在家里打造出很多的健身器材。”因为住一楼,院子自然成了主要场所,高高低低的双杠、单杠就有三四组,石锁,哑铃等等也能放成一小排。“家里主要就放点瑜伽垫子、臂力器,还有拳击用的训练设备”。对拥有一个“施瓦辛格”般健壮的大力士形象是时下不少年轻男士的目标,逸仙桥却有支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老年健身队,几乎个个练就一身健美身材。他们不仅一身肌肉,更有着各种玩单杠、双杠的绝活,最厉害的能单手举起80公斤石锁。

  一周练满七天从不间断

  从逸仙桥到绣花巷,每天下午3点钟,在路边的小公园里你都会看到这样一群“大小伙”,他们练武术、举杠铃、拉石锁、打拳击,个个身怀绝技。

  这是一支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老年健身队,最早由“城南石锁协会二队”发展而来。说起成立的原因,用杨师傅的话说就是“不谋而合”,“大家经常在一起锻炼,时间一长,队伍就形成了,岁数大的人聚到一起本身就是一种缘分,大家都很珍惜。”

  队伍成立以来,风雨无阻,很少间断。每周一、三、五、日他们会去逸仙桥练武术,每周二、四、六去绣花巷举杠铃、拉石锁,这早已经成为惯例。

  这些“大叔”玩的东西到底有多重?记者上前试了一把,一个石锁八十斤左右,若是未经锻炼,单手提起还真有点费劲。“这些本来都是小年轻玩的东西,但是现在的年轻人却不一定玩得了。因为他们太娇惯了,而且健身本身就是一件很吃苦的事情,现在的年轻人很少会持之以恒地进行如此高强度的训练。”他们每个人伸出手掌,都能看到一层层又厚又硬的老茧。

  队长是位67岁“健身达人”

  这支健身队的“总教头”名叫任远顺,67岁的他也是队中年龄最大的一个。如果不说年龄,恐怕很难有人猜到眼前这位身材健美,呈标准“T”字形的大叔的真实年龄。身穿运动裤,脚蹬运动鞋,加上满头的黑发让任远顺看起来生龙活虎,格外精神。

  由于威望最高,技术最好,因此队伍自2004年成立以来,队员们就一致推举他为健身队长。他从十几岁就开始锻炼,至今已经40多年了。早年条件有限,任师傅只能从练习一些最简单的体育项目入手,而退休后生活条件逐渐变好,任师傅也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健身达人”,瑜伽、武术、石锁,只要是运动项目他都有涉及。对于时下最为流行的瑜伽,任师傅也是情有独钟,他说“瑜伽不但能使人精力集中,而且也能使人心态平和。”

  曾经挺身夺刀保护群众

  在自己强身健体的同时,任师傅他们的健身队也确实给身边的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在任师傅的带领下,队友们多次前往泰州、无锡、宜兴等城市进行公益演出,收到了当地市民的热烈欢迎。然而,除了正常的锻炼、演出之外,这支健身队在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方面也在默默地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几年前的一天,南京新街口附近突现一名“挥刀”男子,这名年轻男子估计20岁出头,正挥舞着“大刀”在人群中极速狂奔,其疯狂举动引起了周边群众的恐慌。多数市民选择尽快逃脱,远离这名“恐怖”男子。然而,这一幕却正好被路过的健身队员杨师傅看到,他选择了挺身而出,依靠自己几十年的健身功力,一把将“挥刀”男子手中的刀具夺下,周边的百姓一片欢呼。

  “最高理想”就是不生病

  说到他们团队,杨师傅说,完全可以用“亲如一家”来形容,这一点他最有感触。去年杨师傅的妻子骑着车子去买菜,没想到过桥时却从车子上摔下来,造成大腿骨折,住院二十几天花了2万多,这对于家境一般的杨师傅来说的确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健身队的队友得知后,集体自发捐款,并且纷纷到医院来看望,这个事情让杨师傅很受感动。也更加坚定了他健身的信念,用他的话说就是:“什么事情都不重要,把身体锻炼好最重要,不生病就是最高理想。”

  采访结束时,队长任师傅告诉记者,他现在快70岁了,未来的几十年,不管是80岁、90岁、还是100岁,他们都会继续“练”下去,风雨无阻、快乐运动,将健身进行到底。

责任编辑:江莉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高邑六旬老人研制新机器 收玉米种小麦一气呵成
  • 2015/11/3 16:32:32
  • 六旬老夫妻补办结婚证:被要求证明是夫妻
  • 2015/9/30 10:44:16
  • 邯郸肥乡六旬老人发明节能路灯获6项国家专利
  • 2015/9/7 15:25:35
  • 那些平凡的爱情:高碑店六旬老人杨立新不离不弃照顾病妻
  • 2015/5/20 15:58:21
  • 六旬老人变身“蜘蛛侠”勇敢施救
  • 2015/5/19 10:21:48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