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讯 (记者 文晶)截至去年11月底,我市已有30个区县(自治县)试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际参保人数达770万,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参保人员253.5万。按每位老人80元/月以上的待遇标准,我市已足额发放养老金近25亿元。
昨日,市人社局就台盟重庆市委《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促进城乡统筹与和谐发展》(第0002号)提案办理情况进行通报时称,一年来,市人社局和市经信委、市公安局等6个联办单位共同研究,对提案提出的建议认真进行了研究和落实,极大地推动了我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试点工作。
足不出村可办养老保险
去年两会期间,台盟重庆市委提案《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促进城乡统筹与和谐发展》被列为现场办理提案,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主办。
针对提案提出的“建好队伍,为试点工作开展提供人员保障”的建议,我市加大力度搭建工作平台。为了方便群众就地、就近参保缴费,全市1012个乡镇社保所落实专兼职工作人员4000余人,10978个村(社)都配备了1至2名协办员。
同时,我市还研发了统一的业务操作软件,市到区县、区县到乡镇之间建立了网络平台,并打造了“村社受理、乡镇办理、区县处理、市级集中管理”的四级经办管理服务体系,由村社干部和大学生村官组成的协办队伍到群众家中上门服务。
如今,群众足不出村,只需提供一张身份证、一本户口簿,填写一份申报表,就能完成参保手续。
基础养老金标准高于全国
社保事关广大城乡居民的养老问题,如何在试点中提升老百姓参保的积极性,成为提案关注的焦点。
“与其他省市的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相比,我市在范围、资金等方面特点鲜明。”相关负责人介绍。
范围广是一大特点。除了农村居民,我市还率先在全国将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囊括在内,实现了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全覆盖。此外,全国去年试点面为23%,而我市的试点面达到了75%,共有30个区县推进试点。
另一方面,我市还提高了养老金标准。参保居民年满60岁后最少可领80元养老金,比国家标准高25元。另外,市区财政还为残疾人每人每年代缴40元,向独生子女父母每月增发10元,向年满70岁的老人每月增发10元。参保居民去世后,还将得到一次性死亡补助金。
今年农民参保率有望达80%
今年,我市将在经济总量不大、人均财力不高的情况下,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提前实现全市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使300多万农村老人老有所养。
年底前,农村养老保险扩展到全市40个区县;农民参保率达到80%以上,确保全市农村60岁以上老人每月领到不少于80元的养老保险金。
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称,我市还将尽快出台养老保险衔接办法,研究出台居民养老保险和其他保险的衔接制度,指导各区县养老保险的转接。
作者:文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