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12月18日讯(记者 卞思杰 通讯员 曹长兴 马光哲)新年将近,章丘市为该市年满60岁的农村老年人送上了一份“厚礼”,12月底前,14万多符合条件的农村老年人可以领取到新农保基础养老金,该市用于基础养老金发放的政府补贴接近5000万元,确保了基础养老金的发放率在95%以上。这是记者从章丘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动员大会上获悉的。
作为我市唯一的国家级新农保试点县市,章丘市新农保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其中政府补贴是新农保的最大特点。章丘市共有60岁以上老年人近15万人,在中央、省、市补贴之外,章丘市财政用于每人每月的补贴为17.19元,此项支出每年约为3000万元。同时,为调动农民参保的积极性,章丘市还给予每人每年不少于30元的补贴,缴费即补。此项支出加运转费用约为2000万元。对个人缴费标准则设立了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8个档次,参保人可自主选择缴费档次。
集体补助则是在个人缴费的基础上,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补助标准由村委会召开村民会议民主确定。而有条件的乡镇则可以进一步加大惠民力度。明水街道办事处对每名参保人员每年给予70元的补贴,而低保特困家庭则由办事处全额代缴每人每年100元的参保费,并给予每年每人70元的补贴,达到了所有适龄参保人员最低都能享受每人每年200元档次的标准。
为管好群众的“养命钱”,新农保基金管理实行“阳光操作”。章丘市把安全运行放在第一重要位置,一开始就把个人账户做实,研究制定和完善新农保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业务流程,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和基金稽核制度,对基金筹集、上解、预算、划拨、发放等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和定期检查,确保基金专户储存、专账管理、专款专用。
作者:卞思杰 曹长兴 马光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