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听说市人民医院的专家到村里讲解夏季老年人多发病的防治常识,南辛置村的老人们都早早的来到村老年学校。今年67岁的宋立平大爷是这里的常客,他高兴的说:“老年学校开设的课,俺都爱听,俺还用学到的知识辅导小孙子呢!”
据了解,这些“老年大学”的学员大都是60岁以上的农村老人。学校根据老年人的兴趣爱好设置课程,尽量做到符合农村特点、简单易学,老年人除了可以学到老年医疗保健、老年心理等健康知识课程外,还可以学习外语、秧歌、书法、种养殖等丰富多彩的知识,深受广大老年人的欢迎。以前,由于农村文化资源比较匮乏,搓麻将、打牌成为老年人消磨时光的主要活动,自从进了“老年大学”,不少老年人都远离牌桌,生活更加充实丰富了。
“学员中,既有60多岁老夫妻双双入学的,也有70多岁兄弟俩一起听课的,他们可认真了,就像刚入学的小学生一样!”据该市老干局分管负责人介绍说。近年来,他们在建设基层老年学校的过程中,不搞“一刀切”,按照“分类指导,梯次推进”的原则,首先在经济条件较好、老年人思想较活跃的“三边”村(城边村、镇边村、园区边村)进行试点,建设老年学校。截至目前,胶州市已在85个村庄建起了老年学校,其中14个还达到了青岛市规范化基层老年学校的标准。现在,全市基本上形成了以市老年大学为依托,以镇处老年学校为重点,以“三边”村为突破口的三级老年教育网络。依靠这个网络,老年教育的触角延伸到了市、镇、村的各个角落,为广大老年人提供了就近、就地学习知识的机会和条件。(韩家云 庄兴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