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项重要举措,苏州市于2003年开始实施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昨天,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向记者表示,据初步统计,苏州市退休地与居住地不一致,异地居住于所属五市范围的退休人员有近4000人,“过去,各地退管划片管理,造成管理和居住脱节。对这些老人的服务限于委托银行进行养老金异地发放,每年的资格认证通过寄信、再由老人到社区、派出所盖章后寄回的方式进行,免费体检则是老人先在居住地现金垫付,然后回退休地报销。”他说,“老人基本游离在退管服务外,成了退管工作的一块空白,所以打破地区和社保经办机构条块管理的限制,真正实行属地化管理势在必行”。
为此,苏州于2009年8月在大市范围内启动异地居住企业退休人员属地化管理服务,借助劳动保障业务专网和社保异地业务数据交互平台,实现异地退管服务对象的信息双向实时传递,并由居住地社区实行属地管理。昨天,有关人士向记者介绍,异地居住的企业退休人员在办妥属地化管理手续后,社保关系不进行转移,社保待遇结付发放仍由退休地继续负责,但其地址变迁、个人信息更改、资格认证等,均可直接在居住地办理,并可共享与居住地退休人员同样的免费体检、春秋旅游、高龄祝寿等服务。
在高新区新升社区,目前已有9名异地退休人员办好了属地化管理手续。社区退管协管员韩英告诉记者,异地居住的老人过去办资格认证,常要为盖章、寄信来回奔波,有时还因未收到信件或健忘,被停发养老金。“而今年,异地居住老人的资格认证,在走访慰问时就完成了,老人都说帮了他们大忙。记者了解到,异地居住退休人员属地化管理实施一年来,全市已有2501人办理相关手续,其中县市退休在苏州市区居住办理手续的有457人,苏州市区退休在县市居住办理手续的有1410人,县市之间异地居住办理手续的有634人,社区走访慰问、发放联系卡均达100%,并已全部完成网上异地资格认证。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有关人士表示,“属地化管理不仅带给异地居住的老人办理社保业务的便利,帮助他们增强了社区归属感,丰富了他们的生活,也激发了他们奉献社会、服务大家的热情,显示出了在人性化管理、构建和谐社区方面的积极作用。”(邵群 王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