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国内外涉老新闻
我国城乡空巢老年人比重达到50%
        正文浏览次数:182
  2014/12/13 11:26:12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近日,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陈传书在“中国进入人口老龄化10年恳谈会”上指出,目前,我国城乡空巢老年人的比重达到50%左右,已经接近亚洲一些高龄国家的水平。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陈传说认为,要高度重视战略规划研究,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发展为老服务体系,构建助老环境体系,强化老龄工作体系。

  需要高度重视战略规划研究。10月23号,全国老龄委启动了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项目,这是我国老龄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必须抓紧抓好。人口老龄化涉及社会主体结构的改变,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全面、长期而深刻的,应对人口老龄化必须建立在科学决策的基础上。老龄工作理论战线上的同志们,要站在国家全局的高度,加强前瞻性和战略性研究,摸清底数,把握规律,努力弄清人口老龄化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内在关系,积极探索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对策,为国家制定老龄事业发展规划、为党中央、国务院在老龄问题上的重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需要着力完善养老保障体系。目前,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总体框架已初步确立,但需要完善的方面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依然很多,特别是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严重滞后,各地发展也欠均衡。我们需要加强养老保障制度总体设计研究,促进养老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老年优待、计划生育奖励等各项制度的合理衔接,防止制度碎片化。认真探索人人“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实现方式,密切关注无社会保障老年人的生活问题,努力扩大养老保障覆盖面,大力促进公共服务普惠化、均等化。努力搞好社会保障资源整合,降低公共服务成本,提高养老保障水平。高度重视养老保障法制建设,体现依法行政,促进区域均衡发展,保证养老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

  需要加快发展为老服务体系。我国老龄服务产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一方面需要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另一方面,需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和市场力量参与。我们不能期望所有的老龄服务项目都按照社会福利方式运作,应当立足于建立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老龄服务体系。首先,要研究解决养老服务分类管理问题,对于福利性、公益性和经营性的服务项目应当明确划分标准,分门别类地实施政策管理。第二,应当高度重视解决空巢家庭病残老年人的长期照料问题,优先发展病残老年人护理服务项目。我国已有近3000万病残老年人,这是一个最需要关爱特殊困难群体。发展老年护理服务,不仅是对人的生命和尊严的维护,而且,照护一个人,幸福一家人,也是改善民生、解放生产力的重要内容。第三,重视老年护理保障制度建设,大力推进政府购买服务,为社会福利服务社会化、运行机制市场化创造条件。第四,加强养老服务市场管理,养老服务特别是老年护理业务,直接关系老年人的安全和健康,应当纳入政府监管范围,建立健全老年人社会保护制度,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需要重视构建助老环境体系。大力弘扬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文化,充分发挥家庭养老功能,对于应对人口老龄化来讲,是事半功倍的战略选择。目前,我国城乡空巢老年人的比重达到50%左右,已经接近亚洲一些高龄国家的水平,而且,随着独生子女的父母一代逐步进入老年,我国空巢老年人问题将更加突出。我们应当积极响应世界卫生组织号召,深入开展老年友好型城市和老年人宜居社区创建活动,在城乡规划、道路交通、住房建设、社区环境、公共设施、户籍迁移等方面充分考虑老龄化因素,采取必要的政策措施,激励子女赡养老人,支持老年人居家养老,改善老年人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

  需要强化老龄工作体系。我国的老年群体是人数众多的社会群体,蕴藏着推动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巨大力量。我们应当积极鼓励老年群众参与社会,积极地创造条件,实现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和老有所乐,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大力弘扬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道德风尚,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代际关系和谐。切实加强基层老龄工作,充分发挥基层老年群众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重要作用。努力构建党政领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大老龄”工作格局,推进我国老龄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奖代补
  • 2016/8/1 16:09:25
  • 聚焦延迟退休:为何小步渐进 养老金是否已收不抵支
  • 2016/7/28 16:57:29
  • 秦皇岛7旬老太书写4万字手稿见证小区成长史
  • 2016/7/28 16:31:26
  •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 2016/7/26 16:13:47
  • 聚焦延迟退休:为何小步渐进 养老金是否已收不抵支
  • 2016/7/26 16:12:08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