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日,原本是一家人的“小草”合唱团和“小草”艺术团,为了位于青岛音乐广场的演出场地,互不相让,你唱我也唱,纷争不断。 记者调查了解到,类似这样的文化社团的“戏台”之争,在我国城市中已不鲜见,随着城市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活动场地供需矛盾日益凸显。 原本一家人 “对唱”变冤家 记者了解到,2002年,自发性平民艺术团体“小草合唱团”成立,一直在青岛沿海旅游胜地音乐广场活动。2007年,因合唱团两位老师产生分歧,“小草”分离为两批人,一位老师带着一批人离开音乐广场自行活动,给自己取名“小草艺术团”。从此,广场内外相隔不到三百米,却有两个叫“小草”的团体同时唱歌“叫板”,互相干扰不说,还影响了城市景观。由于广场内的大棚可以遮光避雨,两方都想进去活动,却互不相让,纠纷不断。 演出无秩序 管理现“真空” 据了解,类似“小草”的争执事件多有发生,青岛海泊河公园里唱京剧的和唱歌曲的两帮老人就常为争场地而“较量”。对此很多老人希望政府部门能够参与进来进行管理,但各部门由于职责的不明确,无法进行管理,只能采取协调劝解的方式,收效甚微。 记者询问了多个部门,文化部门称,由于团体演出内容合法而无法进行行为管理;所属辖区虽然进行属地化管理,但由于成员来自市内各地,也无法深入下去;广场方面主要进行的是设施和场地的维护,对活动的群体也不能进行组织干涉。 “和解”办法多 老人有话说 争场地,让老人在活动时心里像堵了块东西,总是不痛快。至于为什么会频频发生类似纠纷,活动的老人各有看法。 “提升组织内部自我管理与领导水平,提高成员素质,做好沟通与协调。”在北岭山公园活动的王女士说。老人们同时建议,将各个团体活动的时间错开,“公共场所是大家的,谁都有权使用,关键是要相互谦让,商量着来。” “广场每到周末就发生争执,归根结底是这类团体和活动场地该由谁管理、如何管理的问题。”小草合唱团团长于立泉说。 “现在这类团体有很多,可活动场所却很有限,如果建的数量足够多,不就能满足大家需求了吗,那样就不会起纷争。”小草合唱团一位张姓团员这样建议道。 机构要引导 多管须齐下 青岛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同昌认为,老年人争夺活动场地暴露了两个问题,一是合适的活动场所数量有限,无法满足老人需求,二是政府平时的引导与关注不够。 “现在有精神需求的老人越来越多,应重视这一现象,多建活动场所,对活动团体进行正面疏导,社区也应参与管理。”刘同昌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