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之一。由于人口出生率一直上不去,加之人的寿命越来越长,美国老年人的数量一直处于增长态势。为适应老龄化的需要,围绕老年人开展的养老、护理、照料的机构大量出现,主观上虽是盯住厚厚的钱包,客观上也确为社会解决了不小的难题。 美国的老年人很少与儿女们住一起,绝大多数是老夫老妻相依为命,或鳏寡独居。不少人孙子、重孙都好大了还不知道是男是女,长什么模样。在美国的文化中,家庭很重要,但他们的“家庭”概念更多指的是夫妻和未成年的孩子组成的小家庭,而不是我们中国所谓的“四世同堂”的大家族。绝对信奉个人主义的美国人对子女的哺养义务只限于18岁之前,而且完全出于人类繁衍的社会责任和动物的“舐犊”本能,完全没有我们中国人“养儿防老”的想法;同样基于这个文化,美国人在法律上对长辈没有赡养的义务,有没有我们中国人很注重的“孝心”,完全取决于他的“良心”。所以,不养小的美国人脑子里也没有过多的“被养老”的期待,得不到子女的“养老”也没有太重的失落感――再说大家都这样,失落又有什么办法! 就物质生活而言,美国绝大多数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还是有保障的。他们大都有退休金或养老金,多少视其退休前交纳税金的多少而定,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老年人会得到政府提供的基本生活保障,吃饱、穿暖是没有问题的,而且还能保证养得起一辆赖于生存的汽车。 美国人自年轻就有应对老年生活的策略,最常用的一种,就是年轻有钱时买一套大房子,年老时卖掉,回笼资金,然后租住一套小一点的房子,一来减轻清理房间的负担,二来也腾出一些钱来贴补退休金的不足。 你千万别因为我说的这些而觉得美国人的老年生活过得不好。我接触的美国老年人,绝大部分都乐观、开朗,脑子反应机敏,说话有逻辑、有条理。良好的心理状态转变成了良好的生理状态,不少八九十岁的老人照样开着车跑东跑西,甚至还出国长途旅行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