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回家就是过节 探访冰城“老人村”
正文浏览次数:241
2014/12/13 11:25:39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建国社区位于哈市平房区建安四道街附近,处于平房区南厂与北厂两个中心区之间。目前社区在册人口7000余人,60岁以上的老人近3000人,几乎占到人口总数的一半,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老人村”。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虽然建国社区是一个区域性的极端特例,但其亲情结构、社会生活、医疗保健、消费模式等方面显现出的趋势和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老龄化社会进程中,“居家养老”所遇到的问题,为我们做好心理预期和社会公益服务等方面的准备提供了参考。
亲情模式 周末能与儿女团聚
5月10日,记者来到建国社区。休闲广场上几乎都是老人,有的在晒太阳,有的在聊天,还有的在健身器材上悠闲地做着运动,很多孩子在广场上嬉戏。老人们看着跑来跑去的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记者在建安五道街附近的一个菜市场看到,顾客多数是满头白发的老人,在一根一根地挑菠菜,一个一个地选苹果。商贩告诉记者,由于是星期天,生意比平时要好很多。11时许,建国社区的楼道里飘出饭菜的香味。
社区干部对记者说:“老头老太太们都忙活起来啦,每到双休日这里就热闹得像过节似的。平时这里可没有这么多的小孩儿,都是跟着父母周末回老人家‘探亲’的。”
姜保全一边逗孙子玩一边对记者说,在南岗区安家的儿子多次要接他一起住,但是儿子、儿媳妇工作压力都挺大,去了帮不上忙不说还会添麻烦。再说自己住这儿习惯了,清静踏实。今天老伴准备了一桌子好吃的,儿子一家三口回来过周末,挺好。
邻里关系 互相关照胜似亲人
5月12日,记者再次来到“老人村”的时候,这里已经没有那么热闹了,上周日还略显拥挤的广场只有几个老人在聊天,一下子空旷了许多。记者走进单元楼道,发现一户敞着门,站门口一问,卫生间传出应答声。73岁的姜老汉在卫生间里告诉记者,老伴外出办事了,家里只剩下半身不遂的他。姜老汉说,自己一个人在家上厕所太困难,所以老伴每次外出都会把自己“关”在厕所。这时,姜老汉的老伴——72岁的王淑芳回来了。她说,每次外出开着门是为了方便老伴在家里有困难时,可以喊邻居来帮忙。
“邻居们也都七老八十了,大家平时互相照应,相处得特别好,就像一家人一样。如果我外出时间长必须锁门时,就把钥匙交给邻居,让他们帮我照看家里和老伴。”王淑芳说,“社区的李雅静主任也常来陪我说话,过年过节还来给我送东西,家里的钱不够了,都是向李主任和邻居们先借一点,这些邻居对我比亲人还体贴。”老人感动地说。
社区生活 打扑克唱歌扭秧歌
社区广场上,几位老人靠树站着聊天。在花坛里种花的76岁居民乔德满对记者说:“人老了,身上总感觉不舒服,每天都花大部分时间出来晒晒太阳,活动活动。”
记者了解到,社区有一个能容纳200余人的活动室,里面可以打扑克、玩麻将。记者问乔德满,为什么不到活动中心去玩麻将时,乔德满摇摇头说:“我退休16年了,一开始很喜欢玩麻将,现在玩够了,而且岁数大了,看不清楚牌。加上活动中心里抽烟的人多,每次从那里回来都要咳嗽好几天。”乔德满说,社区里经常组织唱歌比赛,还有秧歌队,这些活动的主力是70岁以下的老年人。他体力不行了,身体不太好,人多的地方也不太去。
消费水平 “逼走”银行酒吧歌厅
建国社区有食杂店、洗衣店,在距社区100余米还有两个菜市场。但在社区及周边找不到一家酒吧、歌厅等娱乐场所,甚至连银行和大型商店也没有。
在建安五道街附近,记者看到一家铁门紧锁的“阵地酒吧”。乔德满说,社区里的居民大都是老人,他们根本没有到酒吧消费的意识,这家酒吧两年前开了没多久就关门了。社区里以前还开过歌厅、台球室、网吧,都因为没有消费者相继关门。
准备去银行取钱的64岁居民王建国告诉记者,以前这里有过银行,但前一段时间搬走了。现在他们领退休金要到1公里外的银行,人多的时候得排上一天。到了领钱的日子,有的老人早上7点就去银行门口排队。
据建国社区主任李雅静介绍,由于该社区人口严重老龄化,周边的经济也跟着“老”起来。社区附近原来有工行、农行和建行的营业网点,可是后来都搬了。有的银行管理部门说,这里的老人通常不存钱,每月去银行就是为了领退休金,银行网点总是没有存款进账,只好撤销了。商场也由于老人们的消费水平太低而陆续关门了。
医疗服务 一名护士照顾400老人
医疗是“老人村”的大难题。建国社区有自己的义务服务队和社区医疗站,并联系了附近哈尔滨二四二医院第四门诊的8名医护人员来社区支援,可还是由于老人太多忙不过来。
记者在哈尔滨二四二医院第四门诊看到了一个名册,上面登记着老人的姓名、住址和身体情况。护士王影说:“我每天按社区的指示到老人家给他们送药、检查身体。有时老人打电话说看不清药品说明书上的字,我们也必须立即赶去,免得老人因为服错药物出危险。”
“社区在册的老人有近3000人,我一个人负责28栋楼、近400名老人,可我一天最多只能跑10家。”王影无奈地说,“社区现在太缺医务人员了。”
老有所养 提升社会幸福指数
今年3月11日哈市公安部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哈市总人口为9898578,60岁以上的有1202471人,占总人口的12%;其中主城区人口4751298人,60岁以上622208人,占13%。按照联合国确定的“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数的10%即为老龄化”的标准,哈市已经步入老龄社会,并呈现出老龄化程度加剧的情况。
省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董鸿扬说,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已经逐步成长为社会的中坚力量,随着父母进入老年期,他们将面对一对夫妻供养4位老人的艰难局面。城市老龄化的问题不容回避和忽视,随着时间的推移,哈市还可能出现其他类似建国社区的老人社区。
董鸿扬表示,中国的老年人有自己的养老观念,绝大部分的老年人还有“故土难离”的思想,希望在家养老,所以社区应注重发展老人之间的人际关系,给他们提供多渠道的交流平台。同时,社区要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吸纳专业队伍和专业人士,为居家老人提供全面服务。关注居家养老,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关爱老人,使他们感到生活的幸福,提升整个社会的幸福指数。(□文/摄 记者 徐日明
(责任编辑:xhcen)
热点文章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