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省内老年新闻
我市现有 百岁老人119名
        正文浏览次数:614
  2014/12/13 11:20:46    来源:网络媒体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他们的生命都已超过一个世纪,虽然历经风雨却依然健康。他们有着怎样的生活规律?是什么原因让他们长寿不老?近日,记者走近我市部分百岁老人,探寻他们的长寿秘诀。

  特点一:

  寿星女多于男

  据二季度的百岁老人统计显示,119名百岁老人中,男性仅有16名,女性占了近九成。

  专家分析:为何女性比男性更长寿?市人民医院大内科主任张铸介绍,这取决于生理和心理等多重因素。男女生理结构本身存在不同之处,女性遇到不开心的事会哭会倾诉懂得发泄,善于自我调节,而男性相对更隐忍,容易将事情憋在心里,影响身体健康。此外,男性的社会生活压力相对女性更高,体力付出也更大,这种无形的压力也影响着身体健康。女寿星们虽然早年过着艰苦的生活,但相对来说,她们从事的都是一些安全系数较高的工作,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国女性一般主内,而男性则主外。

  特点二:

  千金难买老来瘦

  记者跟随我市老龄办走访过多位百岁老人,发现无论男女,90%以上都偏瘦,很少有大腹便便的肥胖者。比如靖城街道的陈美芳老人、西来镇的周美娣老人等,她们体重不足90斤,但精神矍铄,生活自理。周美娣老人还曾在自己的百岁生日宴上表演了一段鞭连枷,身材虽小,但精神十足。

  专家分析:老来瘦的人饮食大多以杂粮和清淡饮食为主,荤素适当,定量定时,早中晚三餐饭量递减,且不乱吃零食,平时还喜欢散步。为什么“老来瘦”有利于健康长寿?因为老年人新陈代谢日趋缓慢,需要的总热量势必降低,而清瘦的老年人较为适应人体细胞代谢变化,符合人体的生理要求。相反,老来发福,易诱发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自然影响到健康。

  特点三:

  不少寿星不爱喝水

  百岁老人的饮食习惯迥异,有的喜欢吃肉,有的喜欢粯子粥拌红酒,有的一天两顿白酒,有的喜欢吃螃蟹。但有一项很一致,很多子女都称老人不爱喝水,不吃水果和生冷食品。

  新桥镇的陈士章粗茶淡饭,唯一的爱好是喝酒,每顿三两酒是他多年习惯。但老人不爱喝水,也不吃水果,感觉从不口渴。新桥镇的刘徐氏满嘴牙齿掉得差不多了,但思维清晰,生活自理。老人的儿子刘付祥说,母亲的饮食一直以素为主,每天吃两块肉,奇怪的是老人从不爱喝水,不吃水果,从来不觉得渴。老人最大的爱好就是睡觉,一天24小时有近20个小时在睡觉,偶尔下床走动。

  专家分析:现在人们常说,每天至少要喝8杯水,才能满足机体的排毒需要。可这一条在这些百岁寿星身上,似乎说不通。张铸介绍,喝水主要是促进排泄,一般只要肾功能正常的老人,不需要喝太多的水。虽然喝水是重要的养生方法,但长寿的标准因人而异。

  特点四:

  性格温和心态好

  走近百岁老人,迎接你的几乎都是笑脸。在靖江,尽管每一位百岁老人都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和独特的生活方式,但最相似的一点是他们面对生活的那份淡定和坦然,从不斤斤计较。

  106岁的范荣华满脸慈祥,她一生与人为善、与世无争,总是怀着一副热心肠,谁家有困难她都尽力帮,唯一的爱好就是出去玩,喜欢看城市的新变化。她的儿子特意买了三轮车,每天带她到公园转悠,听歌看戏,修养身心。马桥镇幸福村的百岁老人孙万和和94岁的老伴是令人羡慕的一对夫妻,两人脾气性格都很温和,结婚70年,几乎从未红过脸、吵过架。

  专家分析:多项研究证明长寿的主要原因不在物质而在精神,保持心态平和,利于健康长寿。中医认为,性格开朗,有助于心神清静内守,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达到阴阳平和、气血旺盛、邪无所容,自然百病不生。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养老院炒床,别让我们被“炒”一生
  • 2016/7/21 13:09:27
  • 石家庄七旬老人生活简朴却热衷植树造林一辈子
  • 2016/3/11 9:03:49
  • 《人民日报》:全国60岁以上人口超过2.12亿 居家养老最缺医
  • 2016/2/16 11:14:22
  • 《河北经济日报》:巨鹿“医养一体、两院融合”破解农村养老难题
  • 2015/12/31 9:01:23
  • 保定一特警绘漫画教老人防骗 共有9幅通俗易懂
  • 2015/11/10 15:28:41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