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省内老年新闻
赵县六旬老农
        正文浏览次数:126
  2014/12/13 11:17:58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今年65岁的徐忠民是土生土长的豆腐庄人,他当过兵,有过八年的军旅生活,还担任过多年的村干部,他的家乡曾发生过赵县妇孺皆知的“豆腐庄惨案”。多年来,徐忠民不遗余力地搜集和记录有关惨案的史料,他走街串巷访问惨案的幸存者,为他们录音、录像、刻录光盘,保存下大量的珍贵史料。文化程度不高的徐忠民还撰写了《日寇杀人血满井》、《豆腐庄枯井惨案》等5万多字的文史资料。
    幻灯片保存了
    30多年
    1937年10月12日(农历九月初九),日军纠集一支500人组成的精锐部队抵达赵县豆腐庄,将抓到的村民押到村西打谷场上进行野蛮屠杀。村民张傻妮、徐老进、徐增申在日寇准备向他们动手时,纵身跳到枯井里,幸免于难,成为惨案的见证人。“豆腐庄惨案”共杀害了豆腐庄以及北辛庄、徐家庄等村百姓302人。
    徐忠民手里至今珍藏着记录豆腐庄惨案的幻灯片,共32块。这是人工绘制玻璃片。绘制图案的一块玻璃,须用另一块同样大小的玻璃片覆盖,以防线描图案磨损,两块长方形玻璃片的边框用胶布相粘,做工粗糙,显得十分拙朴。幻灯片下端是简短的内容介绍,按顺序编号,通常用投影机播放。绘有“鬼子进村了顿时火焰四起”、“张傻妮打倒一个鬼子冲出重围”、“埋好尸首,在共产党领导下拿起刀枪干革命”,图文并茂。
    徐忠民摩挲着一块块幻灯片对记者说:“我1968年当兵走的时候,妹妹徐领艳是村大队的‘豆腐庄惨案’讲解员,经常给来村参观学习的人员进行讲解,有时候也配合幻灯片播放,效果很好。八年后我复员了,村里的宣讲活动也结束了,一天,我在村子一个大坑里无意中发现了这些被丢弃的幻灯片,觉得十分可惜,就捡回了家。没想到一保存就是30多年,都成文物了。现在村子里正在建‘豆腐庄惨案纪念馆’,这下子宝贝又派上用场了。”
    留下幸存者的口述
    徐忠民觉得,抢救证言就是“抢救历史”。倘若没有及时留下幸存者的口述,那么,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将会在不经意中悄无声息地风化,最终销声匿迹。
    从2006年开始,徐忠民和村干部王京贤、何颜良一起,借来录像设备,开始了他们的抢救之旅,在豆腐庄村,他们先后采访了从枯井里侥幸逃生的张花朵、张傻妮、徐增申,采访了幸存者何同黑、徐太祥等十几位八十岁以上的老人。除了采访本村幸存者,徐忠民还借走亲戚的机会出村访问“豆腐庄惨案”的幸存者,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在豆腐庄村,徐忠民带我们见到了80岁的惨案幸存者张根须老人,老人让大家看他臀部的一处弹孔:“这是我四岁那年,被鬼子机枪打的。那是1937年农历九月九,听说日本鬼子进村了,俺爹、俺娘就慌慌张张地带上俺嫂子、我和弟弟躲进南岗地看棉花小屋里,当时屋里还有徐增勤和大勇二人,后来日本人就围上来了,用机枪朝屋里扫射,屋里人都被打死了,我臀部中了一枪,弟弟没中枪,后来也因为没人管饿死了。这深仇大恨俺忘不了啊!”
    惨案遗址的活地图
    徐忠民说:“随着时光的推移,当年的幸存者纷纷谢世,我六七年前记录和拍摄过的十余位老人,现今在世的只剩下80岁的张根须一人了。”
    徐忠民被当地人称做惨案遗址的活地图。他带我们走遍了村子的大街小巷,他把当年打谷场遗址、血井遗址等一一指给我们看。在建的“豆腐庄惨案纪念馆”是徐忠民带我们走访的最后一站,他介绍说:“ ‘豆腐庄惨案纪念馆’建成后,将广泛搜集该县抗战史料,展出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时遗留下的物证,使其成为赵县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位于豆腐庄村西血井遗址处,占地20亩,建筑面积1480平方米,总投资550万元,眼下,主体工程已经竣工,预计今年在豆腐庄惨案纪念日对外开放。”
    握别时,徐忠民望着庄严肃穆的豆腐庄惨案纪念馆,深情地说:“早就盼着这一天了,为了惨遭日军杀害的父老乡亲,也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不忘国耻。”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石家庄七旬老人生活简朴却热衷植树造林一辈子
  • 2016/3/11 9:03:49
  •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术大师
  • 2015/12/24 14:18:19
  • 石家庄今日雾霾持续 老人孩子最好少出门
  • 2015/12/1 15:09:47
  • 赵县“傻”大妈照顾孤寡老人42年
  • 2015/11/19 16:27:52
  • 高邑六旬老人研制新机器 收玉米种小麦一气呵成
  • 2015/11/3 16:32:32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