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省内老年新闻
大儿让我心寒 小儿让我心暖
        正文浏览次数:122
  2014/12/13 11:17:57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丁师傅自述:我是个老实巴交的工人,在工厂里待了一辈子,老伴没有工作。前些年,我和老伴省吃俭用,供大儿子读完了大学,又读了研究生。我们的房子比别人差,吃穿也比不上别人,但口碑很好,乡亲们都对我们刮目相看。
    大儿子是全家的骄傲
    我有两个儿子,大儿子从小就聪明,学习成绩好,在村里是出了名的。所以,家里有好吃的、好穿的,都会紧着他。小儿子不爱说话,成绩平平,但很懂事,知道让着哥哥。因为要供大儿子上大学,小儿子高中毕业后就辍学了。其实,当初他读个专科还是没问题的。只因为学费太高,小儿子主动放弃了。
    后来,大儿子留在了太原工作,还找了个城里的姑娘。每当他们拎着大包小包,开着小汽车,回家看望我们的时候,村里人都羡慕得不得了,还说我们前些年的苦没白吃,苦尽甘来了。小儿子虽然有些眼红,但也无可奈何,谁让他当年没有他哥出色呢?后来,老二也结了婚。按照我们当地的习俗,结了婚就分家。孩子们都成家了,也过上了好日子。尤其是大儿子,又买房子又买车,真让人羡慕。
    老伴得了癌症
    我和老伴靠着我那点儿工资,还能勉强度日。为了多挣些钱,我有时还去打些零工,老伴有时也去做钟点工。大儿子总说工作忙,回来的次数越来越少,一年也回不了三五趟。以前没结婚时,过年过节他会给我们些零花钱,结了婚就很少给了。成了家就得多顾他们的小家了,这我理解,我不怪他。小儿子倒是挺孝顺的,儿媳也不错,家里家外的事,全仗着他们俩了。
    不久前,老伴在体检时,查出了胰腺癌。大夫说,手术费加医药费得几万元。我一下慌了神,不知怎么办好,急忙召集全家人商量。大儿媳说:“爸,我们前年刚买了房子,除了借的10万元,还贷了30万,我们的工资还了贷款,就所剩无几了,我们手头可没钱。”大儿子低着头不说话。看着老伴在床上痛苦呻吟的样子,再想想我们这些年的付出,我的眼泪哗哗地流。老伴见我为难,一再说:“反正是要命的病,治也治不好,干脆别治了,别花那冤枉钱了。”老伴越这样说,我越觉得对不起她,急忙安慰她说:“你跟着我受了一辈子苦,就是砸锅卖铁也要凑钱给你看病。”这时,小儿子站出来说:“爸,你放心,我们给妈看病。”
    大儿子不管老娘
    老大在家住了两天,就回太原了。临走时说,等回去把工作安顿好了,就回来照顾他妈。谁知,他们走后,除了来个电话问候一下外,就没有别的行动了。倒是小儿媳跑前跑后地照顾着,不仅从娘家拿了两万块钱,还把家里拉脚用的半新三轮车卖了,又凑了3000多块钱。小儿子还找到村委会请求帮助,按说村里不该管我们,因为我早就把户口迁到市里了,可村委会仍然号召大伙儿给我们家捐款。你30元,我50元,一共捐了一万多元。再加上小儿子和我的3万多元积蓄,总算凑够了给老伴看病的钱。
    说句心里话,我真对不起老二呀,要是我让他读大学,他肯定比现在生活得要好。他不仅没有埋怨我们,关键时候,还拿出那么多钱,给他妈看病,真是个好孩子啊!
    一个多月前,老伴做了手术,术后恢复得很好,经过化疗后,已无大碍。
    最让我伤心的还是大儿子。他有钱买房买车,却没钱给他妈看病。我竟然培养出这样一个大学生,这样的人对他亲妈尚且如此,还期望他对他人、对社会有益吗?他不再是我们家的骄傲,而是我们家的耻辱。村里人都那么议论他,我这个当父亲的,想不听都难。
    俗话说,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等老伴身体好些了,我就去找大儿子,让他出赡养费、医药费,要是不给的话,我就去法院告他,绝不能让他再给这个家抹黑了。
    ■记者感受
    听了丁师傅的讲述,我有些气愤。在这里,我想对老丁的大儿子说:两位老人含辛茹苦把你养大,还供你读书,换来的却是你对他们的冷漠,这让谁都会寒心的。你若是有点儿良心的话,就该早些醒悟,对老人好些。丁师傅是个明事理的人,对待不孝子不能忍气吞声和纵容,必要时就要拿起法律的武器。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养老院炒床,别让我们被“炒”一生
  • 2016/7/21 13:09:27
  • 石家庄古稀老人照顾患病师傅8年
  • 2015/11/2 16:45:59
  • 寒假将至 让我们80后90后成为关爱老人主力军
  • 2015/1/23 15:12:30
  • 耄耋老人身不闲 巧手缝制百家衣
  • 2014/12/13 11:41:50
  • 石家庄七旬老人倾尽积蓄“赡养”师傅24年
  • 2014/12/13 11:22:23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