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省内老年新闻
石市每年新增6.9万名老年人
        正文浏览次数:140
  2014/12/13 11:17:46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燕赵晚报两会微信团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养老问题、尤其是低收入、无收入群体的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亟待破解的难题。昨天,针对愈发凸显的养老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天山集团董事长、总裁兼党委书记吴振山,市社会科学院社会法律所所长刘丽新,微信用户“羽”和“悠然自得”献计献策,希望能早日破解这个难题。

    石市老年人每年增6.9万

    有这样一组数据,2009年底,全市老年人口135万,占总人口的13.87%,平均每年增加老年人口6.9万。以这个增长速度推测,到2015年,预计全市老年人口将超过170万。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了。

    记者

    吴振山

    是的。根据我调查统计得来的数据,截至2012年底,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94亿,占总人口的14.3%,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将突破2亿大关,达到2.02亿。

    刘丽新

    其实,从2000年开始,中国就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2012年我国老龄化水平达到14.3%,预计2013年老龄化水平会升至14.8%。我们石家庄的老龄化水平,2011年底就已经达到了14.7%。

    羽

    我觉得不止老年人多了,更主要的是,空巢老人多了,这个现象更不能忽视。

    有专家预测,伴随着人口出生率降低,未来我国空巢老人的群体只会有增无减。

    记者

    悠然自得

    没错。随着年龄的增长,空巢老人在生活上越来越不方便,要是遇到突发疾病,甚至病逝好长时间,子女们都不知道。这种事情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羽

    有退休金的还好,要是没有退休金就更惨了。不过,话说回来,即使有2000元退休金,每个月除了水电费和日常生活支出,也剩不下多少。有的老人为了存点儿养老钱,只能省吃俭用,抵抗力肯定下降,就容易得病,这又成为恶性循环。

    居家养老让儿女不堪重负

    自2008年起,石家庄市每年出资,向“三无”老人、低保老人发放“养老服务券”。而且,有的行政村建成了农村互助幸福院,部分县(市)已经建成敬老院、光荣院、福利院“多院合一”的民政事业服务中心,并陆续投入使用。不过,我们可以看到,在老龄化背景下,养老仍然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挑战。大家能就养老目前存在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吗?

    记者

    刘丽新

    一方面,中国养老是以家庭养老为主,但随着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开始步入老年,一对夫妇将承担赡养四位或者更多老人的重任,无论是财力还是精力都不堪重负,家庭养老的功能在日益弱化。另一方面,社会化养老体系严重滞后,养老机构数量少、规模小、设施差、管理落后,养老服务从业人员专业化程度低,不能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

    羽

    就是。我们现在30多岁,老人都快60岁了,时不时闹病。为了不耽误我们工作,父母能吃药就不打针,能打针就不输液,而且尽量不住院。一是没时间陪,二是真的住不起啊。

   吴振山

    目前,常见的养老模式是养老院,在人们传统意识里,只有“三无”老人才会选择入住养老院。另外,目前的养老院服务单一、档次较低,也让很多老年人不愿去,子女更不愿背“不孝”的骂名,所以,人们往往更倾向于居家养老。

    悠然自得

    我同意刘所长的说法。居家养老让孩子们财力、精力不堪重负,但现在的养老院良莠不齐,如果老人生活不能自理了,我还真不放心把他们送进养老院。当然,这也许是我的偏见。

    多建些高水平养老院吧

    大家谈了养老的现状,其实也是存在的问题。咱们再说说自己的点子吧。

    记者

    羽

    提高退休人员的收入,减轻家里的负担,再建些高水平的养老院,我们宁可多掏些钱,也得让老人住得舒服。

    刘丽新

    我有三点建议。一是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不断提高保障水平;二是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政府应给予社会办的养老机构一定的财政补贴,在用地、贷款和税收方面给予政策倾斜。鼓励和吸引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等院校毕业生从事养老服务工作,提高养老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三是出台政策鼓励家庭养老,对赡养老年父母的低收入家庭,可以给予一定补助;对高收入的家庭,可以减免一定的税收等。

    吴振山

    我认为应该加快托老所建设,在托老所建设推广中,要以政府为主导,按照一定比例配置有托老所相关设施,并给予相关政策支持。

    还有,建议国家采取公办民营、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兴办托老所等养老服务业,鼓励社会力量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经营等多种形式兴办托老所等养老服务业。

    悠然自得

    大家把我想说的都说完了,呵呵。我觉得政府一定要重视这项工作,尽全力解决养老问题,让大家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根据规划,十二五末,石市将建设一所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左右的老年大学;市政府将投资建设一所示范性老年公寓,养老床位在500张以上;政府投资或引进社会资金建设一个占地500亩的大型养老社区,养老床位在5000张以上;各县(市、区)将分别建成一个政府主办的、“养医”结合的养老机构,其中,各区政府要投资建设一所300张床位以上的养老服务机构,各县(市)政府要投资建设一所200张床位以上的养老机构。每个街道要建成一家集日托照料、居家养老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等。

    让我们共同祝愿这一天早日到来!

    记者

    网友原声

    要让老人有所为有所乐

    不只想着享清福被赡养

    查明:倡议发展社区医院和社区养老,既能解决就业问题又能方便养老。

  

    田爱玲:可以和托儿所一样,建托老所,全天托中午管饭,交适当托老费。另规范养老院,国家应给予扶持,降低费用,使更多的老人能住得起。

  

    中宝:许多民办养老机构不仅规模较小,而且设施陈旧,娱乐、医疗康复服务配备也不健全,难以适应和符合老年人生活的特殊需要。希望可以对养老机构分层管理,政府应该做窗口,管最低层的,企业应该搞高层的,进入市场。

  

    丽痕:请多关注农村的养老问题。农村老人养老保险参保率低,政策不成熟,他们以后的生活谁来保障?

  

    听雨轩:建立养老社会化服务政策,解决高龄老年人的照料问题。

  

    海阔天空:现代化的养老质量保证在于专业化,国家财政应该把资金投入到有老年医学立项的医学院,以帮助培养人才,使物尽其用。

  

    @天--韵:失独家庭养老问题更值得关注,因为他们才是真正的弱势群体。不妨放开政策,引入民间资金办一部分私立养老院,和公立养老院形成互补。

  

    @悠然阿朵:解决养老问题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增加和完善社会养老服务设施,适当调整生育政策,更应着重提升中老年人的身心素质,让他们有所为,有所乐,让他们不孤苦、少病痛,不能只想着享清福、被赡养,这样,整个社会也会变得年轻。

  

    @文华青禾:我觉得应该发挥社会组织作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老人提供专业服务,同时鼓励个人、企业参与公益服务。还可以建立老人互助小组,让那些空巢老人互相帮助,比如每天互相探视。

  

    @提恩畅:政府部门不光要建立健全养老机构,更要关心怎样化解和排遣失独老人内心的寂寞,我想在这方面社区应该负起责任,建立专门的失独老人档案,可以和相关医疗机构配合,为这样的老人定期做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使他们生活上无顾虑,精神上不空虚。

  

    @鹿台一卒: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今后的养老要一靠国家、二靠自己。靠国家,就是要进一步完善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更多地为公民积累养老就医资金,使多数人纳入到保障体系之内。靠自己就是要改变居家养老的传统观念,为自己积累养老资金,主动适应社会养老的大势。

    本报记者 尤敏 殷兵霞 整理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承德平泉县为经济困难老人购买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
  • 2016/7/18 12:43:19
  • 老年人养生需知:学会享受慢节奏生活
  • 2015/12/10 10:45:05
  • 接连作案专挑中老年人 假“神医”诈骗团伙半个月内落网
  • 2015/12/3 14:33:26
  • 12月防病提示: 冬季雾霾天气增多 老年人群体需多注意
  • 2015/12/1 15:11:18
  • 采集老年人口信息让助老更“实在”
  • 2015/10/29 10:47:03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