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省内老年新闻
辛集八旬老太一人照顾俩花甲儿
        正文浏览次数:117
  2014/12/13 11:17:25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本报讯(记者 尚燕华 谢鑫名 实习生 岳傲)在辛集市中里厢乡泊庄村,87岁的张奶奶虽然年事已高,但却独自照顾着她两个智力发育迟滞的花甲儿,在他们生活了一个甲子还久的旧居里执意不肯离开。全村人都默默地照顾着他们,娘儿仨日子清贫却不缺温暖。

    昨日下午,在当地一小学校长李女士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张奶奶家。这是一个破旧的农家院,老青砖房的房顶上铺着油毡,油毡上面压着砖头。老人正在屋里给炉子添蜂窝煤,看到有人来了,拄着拐杖忙起身迎了出来。老人的屋里仅有些锅碗瓢盆,简单的床铺被褥上卧着两只正在嬉戏的家猫。

    李女士说,老人年事已高,耳朵不太好使。除此之外,身体还算硬朗。一家三口的一日三餐都是老人做,家里的两只猫也是老人喂。虽然做的都是一些最简单的饭菜,但都能填饱肚子,平时邻居们也会过来给送些吃的。老人家里有什么修水管、修电线的活儿,村民们也会过来帮着干。

    泊庄村的村主任杨杏礼告诉记者,张奶奶今年87岁了。老人共有六个子女,其中四个闺女,两个儿子。两个儿子智力发育迟滞,其中小儿子还是聋哑人。老人的四个闺女成年后全嫁了出去,家里只剩下两个儿子和张老太太老两口。20年前,张老太太的老伴也去世了,张老太太就独自拉扯两个儿子。虽然闺女们也常来看看,但毕竟离的远些。

    当日下午,记者没能见到老人的两个花甲儿子。村民们说,老人的两个儿子早晨起来吃完饭后就出去转悠着玩,大儿子有时候会捡些垃圾,小儿子常常到小学门口看学生们上课。他们饿了就回来吃中午饭,吃完饭就又都跑了出去,到了晚上才能回来。村里人看见他们,也都把他们当“孩子”,给他们些吃的,或是给些纸箱子、塑料瓶等能卖的废品。

    杨杏礼说,目前三个人都有低保,村委会也常常惦记着他们娘仨。去年他们几个村干部找了一套没有人住的砖房,希望娘仨搬过去,但老人执意不肯。老人说,她在这里生活了六七十年了,两个儿子也都一直住在这里,怕搬了家两个儿子出去玩回来找不到家。大家只好作罢,找来油毡、砖头等,给他们把房子加固了加固。“如今,我们定期会来看望他们,给他们带喜欢吃的食品以及衣物,三口的日子吃穿不愁。”

    “儿子再大,我也是他们的娘,我照顾他们就行了,大家别惦记着了。”老人嘴里一遍一遍地念叨着,一再表示他们娘仨生活得挺好,挺舒坦。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秦皇岛7旬老太书写4万字手稿见证小区成长史
  • 2016/7/28 16:31:26
  • 河北廊坊八旬老翁刘桂沅不停拼搏奉献社会
  • 2016/3/11 9:11:01
  • 承德营子区三代人亲情接力照顾智障人六十载
  • 2015/12/2 11:22:25
  • 河北孝亲敬老之星办养老院 照顾孤寡老人不要钱
  • 2015/12/2 11:19:38
  • 赵县“傻”大妈照顾孤寡老人42年
  • 2015/11/19 16:27:52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